Mon - Fri : 09:00 - 17:00 上海静安区市北高新38号
访问手机版

扫码访问手机版

App下载

手机扫描下载App客户端

微信: 13175635983
返回顶部
怎样认识太极拳之刚柔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11449次阅读 0次回复
秘籍
2014-12-17 17:05:44
怎样认识太极拳之刚柔
【提示】
    本文为2010年有较大增删完善的修改稿,修改前曾刊登于2006年的台湾《太极拳》总167期、2007年的《太极》第2期。本文力图说明太极拳刚柔的各种特殊性,尤其强调说明太极拳刚柔相济的特殊性,说明现代太极拳界某些人所主张的太极拳应该又柔又刚的说法是错误的。
一.太极拳特殊的极柔极刚
    太极拳语言中常见的“刚柔”是中国古文化中重要的哲学范畴,在《周易》这一部古文献中,“刚柔”频频出现,是许多自然和社会现象的哲学抽象。如《易传•系辞上》说:“刚柔者,昼夜之象也”,大意是:刚柔是白天黑夜的象征。刚和柔的最初本义是硬和软,如成书于商至春秋的古代六经之一《诗•小雅•采薇》中“薇亦柔之”和“薇亦刚之”,大意是:薇这种植物幼小时是软的,长大后是硬的。“刚”由硬这一本义引申开去,以后包括了坚硬、坚强、耿直、强盛、有力、健旺、肃杀、严厉、勉强、方才、恰好、偏偏等词义,而“柔”由软这一本义引申开去,以后包括了绵软、虚弱、无力、幼嫩、温和、宽容、灵活、润泽等词义;由于“刚”和“柔”都是多义词,所以它们只有在具体的语言环境里才具有确定的具体词义。太极拳语言中的“刚”和“柔”也有多种词义,“刚”包括了有力、强劲、疾快、进攻、重迟、顶抗、僵拙等,“柔”包括了无力、松软、轻缓、引化、灵活、虚弱等;太极拳本质属性的“刚”是指与活性的劲有关的行为和体况,太极拳本质属性的“柔”是指与肢体松有关的行为和体况。
    太极拳的基本特征是“柔”,古代的太极拳经典歌文表述为“极柔软”、“松净”和“轻灵”,对于“柔”,拳经还有其它阐述,如“视如车轮、柔而无刚”、“随屈就伸”、“舍已从人”、“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沾连粘随不丢顶”等等;杨澄甫先生所说的“终不得力”、“处处落空”指的也是太极拳之柔。太极拳自古以来就是以柔著称,杨露禅将当时尚不叫太极拳的太极拳即“十三势长拳”从河南陈家沟传到河北永年时起,“柔”就是世人对于太极拳的突出印象,如姚继祖先生在《武氏太极拳全书•拳解》中所说“太极拳在永年及永年邻县一带都管它叫‘粘拳’或‘绵拳’,直到永年国术舘成立后,才逐渐改称为太极拳”;由于太极拳在平时练习和武术应用中“刚”的显现至消失极其迅疾,以致“柔”就成了太极拳特征性的形象。
    太极拳“柔”的本质就是“松”,而且是杨澄甫先生所说的“松净”、李雅轩先生所说的 “大松大软”,拳经所说的“极柔软”。这种“柔”的解剖学实质就是人在维持一定姿势的前提下,与运动有关的软组织(包括肌肉、肌腱、筋膜、韧带、关节囊、血管、神经等)不仅没有紧张引起的收缩而且是超常的自然舒展预伸长,运动力学的实质则是神经系统建立了太极拳所特有的不需要经过意识支配的武术应变的条件反射。所以,太极拳所谓的“柔”不能理解为肌肉象海绵样的柔软,太极拳所要求的“柔”的实质就是不用力,也就是放松,但有的人由于肌肉强健,十分的放松其肌肉虽然相对柔软,但仍然是不可能如同海绵那样柔软的,所以,肌肉柔软不等于太极拳所说的“柔”。太极拳的这种肢体“柔”的不用力,如将人体肌力比喻为军队,按现代编制有集团军、军、师、团、营、连、排、班等,一般武术等运动肌力耗用最大的是集团军,比如举重运动员抓举一刹那间所用的力,最小的是营,相当于舞蹈演员做轻柔绵软动作时所用的力;而太极拳肌力耗用可小至班甚至班以下的组。再具体地说,当舞蹈演员做轻柔绵软动作时去摆弄其手臂,可发现其手臂有顶抗力,其肌肉有一定紧张度,反映其手臂局部用力仍是明显的;这种动作虽然被称为“轻柔绵软”,却是不属于太极拳之“柔”的,现代太极拳界有不少人都把这种由于局部的力转腕旋臂当作了柔,其实对于太极拳而言这是自动乱动、矫揉造作,本质是“拙刚”;现代太极拳界还有认为缓慢就是“柔”,其实,有不少人练拳之缓慢不是全身放松的整体活性之劲所引起,而是局部的力所引起的,这种缓慢与太极拳之“柔”也是毫不相干的,其本质也是“拙刚”。太极拳功深者练拳时,无论其动作是慢是快,如果去摆弄其手臂,可发现其手臂既没有顶抗力,还能似乎粘附于人而随动,反映其手臂上局部的力是极微的;太极拳的柔还反映为“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的极灵敏的使外力作用不到自己身体重心的能力,以及可使自己的力量在体内传递,太极拳的种“柔”不仅是其基本特征,而且还是拳艺功夫层次反映的主要标志之一,那就是“柔”的程度极高就是“极柔软”,这是不经过长期刻苦正确的锻练无法获得的,自古以来的太极拳家们对于这“极柔软”都是一生孜孜以求的,在近代太极拳家的著作中都是无不十分重视和再三强调的。
    太极拳的“刚”以拳经所说的“极坚刚”、“何坚不摧”、“如弓发矢”为主要特征,其运动解剖学实质是全身力量有序、顺畅、通透地迅速传送出去。《运动解剖学》指出:人的肌力同肌肉的截面积和预伸长有关,肌肉截面积愈大、预伸长愈长,发生的肌力愈大;实验显示:男性肌力约为每平方厘米9·2公斤;某运动员当小腿三头肌充分预伸长后,其肌力能从原来的384公斤增加至598公斤。现代物理学指出:一定条件下,力可以在任何物体内传递;所以,力量也是可以在人体内传递的,运动力学就指出,体育运动中,广义的力的表现形式动量(质量与速度的乘积)是能够在人体内传递的。而当一个人能够将全身力量由下而上有序地传送出去,这个力量是十分惊人的,不少武术先人身材不高、躯体不重、手臂并不粗壮,却能发出惊人强大的力量来,就是运用了这种体内劲力传递的本领。当然,这种劲力传递的本领是必须要经过长期刻苦正确的锻炼才能培养成功的,并非随便谁都能具有和体验到的,尤其是全身没有放松及一一定神经反应的人是根本无法尝试体验的。太极拳之劲力能在人体内传递的重要条件包括了拳经所说的“发劲须沉着松净”、“立身须中正安舒”等,具体地说,全身整体劲力的发生传送是在全身放松的基础上和腰的作用下,通过顶劲、蹬腿、沉身、撑脊、拔背等的有序协同配合而完成的,这些都是无数人的亲身经验,而这些也是太极拳“坚刚”的重要特征;在这些条件中,“松净”是根本和基础,不少人对一些功深的太极拳先人手臂似比常人长、肩关节间隙比常人大至今印象深刻,其实这种有些特殊的体况是这些先人善于放松其肩臂,因而肩部有关肌纤维预伸长比常人长的反映;由此可知太极拳劲力的发生和传送与肢体松即柔的关系十分密切,“极坚刚”其实是“极柔软”的反映和转化;此外,太极拳的发劲是如同炸弹爆炸一样向四面八方都有力的作用,如上海金仁霖老师所说的太极拳的发劲不仅前能打人,后面和周围也都能打人,并且身体重心十分沉稳,所以,拳经所说的“专主一方”和“支撑八面”也是太极拳“极坚刚”的重要特征。太极拳“极坚刚”的还有一个重要特性是手臂始终放松,手臂局部不是持续用力的,现代太极拳界有不少人把手臂局部持续所用的力当成为是“太极拳的内劲”是很错误的。从上述可知,太极拳的“极坚刚”是一种全身活性的整体暴发力,它不同于拙性的整体力即“拙刚”,拙性整体力的本质是没有整体动量传递的局部重量与速度的乘积,其一个特征是发劲时脊柱与手臂的运动方向是相同的,并且力是持续的;而太极拳劲的一个特征是发劲时其脊柱与手臂的运动方向是相反的即脊柱是后撑的,太极拳所谓 “命门后突” 就是脊柱后撑的一种反映,并且这种力是弹性有变化的;太极拳之所以具有“何坚不摧”的巨大威力,能发人如脱弹丸于丈外,成为中国近代举世瞩目的一门武术,主要就在于有这样的暴发力。必须要清楚的是:对于拳经所说的“牵动四两拨千斤”,郑曼青先生在《郑子太极十三篇》中精辟地指出其实质是“引进落空”之“柔”而不是“刚”。而太极拳发人靠的是“极坚刚”而不是“柔”。现代太极拳界有人把太极拳说成是“不尚力”,把“四两拨千斤”说成是能发人,又有把暴发力都说成是拙力,显然是很不正确的。自古以来的太极拳家对“极坚刚”也是一生孜孜以求的,获得“极坚刚”也是“极柔软”的目的之一。
二太极拳特殊的刚柔相寓
    刚柔相寓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万事万物的刚柔相寓有千差万别的形式,刚柔相寓包括刚中寓柔和柔中寓刚。太极拳理论中的刚主要是指力量,古今汉语基于人类思维不可缺少的模糊概念,“无”和“不”除了表示完全没有,还表示微小,所以拳经所说的“柔而不刚”并非说柔中一点刚也没有,而是指其刚微小得可以忽略不计之意。
    太极拳“柔”中所寓之刚、“刚”中所寓之柔与“刚柔”之刚和柔都是两回事,“柔”中所寓之刚和“刚”中所寓之柔都是量不是质。比如棉被具有一定的形态,就是柔中寓刚,这棉被中的刚就是柔性之刚;一条棉被中的棉絮厚5公分,但在打弹之初尚未压成形时其蓬松厚度可达30公分左右,这30公分厚的棉絮和5公分厚的棉絮都属于柔,但柔度不同,即柔中所寓的刚不同。太极拳的柔度也是有变化的,其可以是“极柔软”,也可以是并非“极柔软”,这样的柔度变化,拳经称为的“忽隐忽现”应该包含了这样的意思,李雅轩先生则称其为“大松大软”中有“莫测之变化”,李亦畲先生在《五字诀》中称为“随人所动,随屈就伸,不丢不顶,勿自伸缩;彼有力,我亦有力,我力在先;彼无力,我亦无力,我意仍在先……须向不丢不顶中讨消息……”、“虚非全然无力”(文中的“无力”,上文己经说过并非指一点力也没有,而是指力很微小,以致自己和他人都感觉不到力这样的意思,“讨消息”是指寻求变化之意,而“虚”就是柔的意思)。现代太极拳界有的人断章取义地把“彼有力,我亦有力”曲解为与对方两力相顶抗,并把这种顶抗称为“掤劲”,这是十分错误的,李亦畲先生在这句话之前后己明确指出“彼有力,我亦有力”是属于“随人所动”,并反复强调了“不丢不顶”,这些都十分清楚地说明这“力”是属于不丢不顶之柔的一种形式,是含刚之柔而不属于刚,这种“力”中由于不用力而产生的重力是占了很大成分的。杨澄甫先生在《太极拳体用全书•推手》中就明确指出:“必曰掤者,粘也非抗也,手向外掤,意欲粘回,又不使己之掤手与胸部贴近,得化劲全赖转腰,一转腰则我掤势己成矣”,这就是说太极拳沾粘连随持续的掤是既向外又向内的,有点似蓝球运动员接飞来的蓝球瞬间顺着蓝球运动的方向接过来而不是顶出去这样的反应,这种掤的效果形成又全在于腰的功夫使对方落空。所以太极拳的掤也有两个概念,一是指持续的沾粘连随的掤,属于不丢不顶化劲之“柔”,另一是指揽雀尾之含有发劲的掤,属于在“我顺人背”之际用于攻发的“刚”或“极坚刚”。
    太极拳“刚柔”之刚和“柔”中之刚的力都不是手臂局部肌肉紧张、各关节强硬固挺的用力,而是如李亦畲先生在《五字诀》中所说的“力从人借,气由脊发”。古今汉语中,“力”和“气”可以是同义,上文中的“力”和“气”就是同义,都是指太极拳术语之“劲”的力量,李指出其来源有二:一是借人之力,二是从脚而起通过腰脊发送的全身的劲(即人体内的动量传递)。
    如四正推手中的掤后之捋,由于对方的按引起己之腰胯变化,搭彼腕部之手臂不丢不顶地似乎完全随彼之动而动,这条手臂为“极柔软”,为“虚”;而另一搭彼肘部之手臂在腰的作用下发生的整体力使该手臂发生了运动,从而由于腰胯转动发生了力偶,在对方没有觉察到作用力的情况下将对方的力返还作用到对方的肘臂上,随对方所动即舍己从人地使对方的用力方向不知不觉地连续不断地遭到破坏或向上或向旁偏离致最终落空,为我的捋发创造了条件,这才是李亦畲先生所说的“随人所动”、“向不丢不顶中讨消息”的“彼有力,我亦有力”的一个例子;这搭对方肘臂之手臂不是“极柔软”的柔,而是表现为含有一定“刚”之柔,也就是含实之虚。有的人把虚实与刚柔绝对等同起来是错误的,虚实同阴阳、刚柔一样是相对的概念,柔与刚是虚实关系,极柔与非极柔之柔也是虚实关系。对于太极拳的柔中寓刚,杨澄甫先生《太极拳使用法•王宗岳原序解明》中是这样写的:“用劲不对,不用力不对,绵而有刚对”;李亦畲先生则在《五字诀》中“彼有力,我亦有力”之后指出“此全是用意,不是用劲”;显然杨、李这些话中的“劲”都是指局部发生的力量也就是拙力,而杨语中的“力”则是后人所说的“内劲”。
    李亦畲先生将“彼有力,我亦有力”的“柔”中所寓的刚解释为“随人所动”、“向不丢不顶中讨消息”,还明白反映了太极拳含刚之的“柔”的特性是“随人所动”和“不丢不顶”,是具有“进之则愈长”特点的,由此可见,现代太极拳界有的人将“柔中寓刚”解释为开始按时是柔的,按到里面则是刚的这种说法对于太极拳而言是完全错误的。
    太极拳刚中寓柔,是指发劲时全身肌肉和关节放松,其力由下而上传递如同波浪,手臂就如同有张弛变化既软又有力的鞭子,而这种寓柔之“极坚刚”在肌体上呈现的时间又如李雅轩先生所说的只有约十分之一秒,所以不易为人所乘袭;而使用拙力,手臂就如同木棍,肌肉和关节绷紧僵硬并且持续时间相对较长,所以易为人所乘袭。
    从上述可知太极拳的刚中寓柔和柔中寓刚都不等于是刚柔并存,这种刚柔相寓,既能使体力消耗极小,十分有利于养精蓄锐,又有利于高效透发劲力并且不易为人所乘袭,所以,杨班侯拳诀《八字法诀》说:“柔里有刚攻不破,刚里无柔不为坚”。
三.太极拳特殊的刚柔变化
    哲学概念的刚柔变化包括了刚柔的增减消长和相互转化。太极拳的本质特性是刚与柔不是同时存在的,在平时拳术练习中、在他人的视觉中,太极拳是“柔而不刚”的,用文艺的语言说就是太极拳的刚已经完全溶化蓄藏在柔中了;太极拳“极坚刚”的出现消失极其迅疾,如拳经所说是“忽隐忽现”和“发劲如放箭”的,是如李雅轩先生所说“迅雷不及掩耳”的,这是太极拳刚柔虚实变化的主要特征;而其柔中的刚柔虚实变化,拳经已经指出是“缓应急随”和“忽隐忽现”的。当然太极拳的刚柔虚实变化必须从缓慢起步锻炼,但现代太极拳界有人片面过分强调太极拳的缓慢,还有把拳经中“运若抽丝处处明”、“运劲如抽丝”理解为动作只能缓慢匀速,还有说太极拳能“以慢制快”的,还有认为太极拳是练时慢应用时快的,这些认识对照拳经可知都是错误的,拳经所说的“抽丝”是对太极拳由下而上劲力传递的一种比喻,并无只能慢不能快的意思,在日常生活中,蜘蛛的抽丝就可缓可疾,日常可见到网上蜘蛛抽丝是十分缓慢的,而一旦当它感到有危险临近,就会如跳伞员从高空的飞机上跳伞一样,倏忽间拖出很长的尾丝坠落到地上逃遁了,速度十分疾快。运动解剖学指出:人的快动作和慢动作中工作的肌群不同,快动作虽有红肌参与但主要是白肌完成的,而慢动作则虽有白肌参与但主要是红肌完成的,而极速、极强力量性的发劲动作几乎都是白肌参与工作,所以主要为红肌工作的慢动作锻炼是不能替代主要工作肌群为白肌的快动作锻炼的;还有太极拳的平时练习也并非仅仅是套路练习,如练功、推手、散手等也是太极拳平时练习的内容,这些练习都是有快动作的,对于杨澄甫先生在《太极拳使用法•单人用功法》中所介绍的溯枪和刷枪练习,显然只能是快练的。当然太极拳的入门和提高、各种功夫的培养必须从慢入手、以慢为主,但不能因此认为快不是太极拳的本质属性和一种练习方法。
    徐致一先生在《太极拳浅说•五章》中说:“突掌,此言手掌表示前推时,须使掌心微有突意,以为引申内劲之助,论其生理作用,则有舒展臂腕肌腱之效,故不可忽然,亦不可误为发劲而过于用力,盖过于用力,非僵即脆,僵则滞钝,脆则劲断,均与太极运劲之道不合,学者不可不慎焉。”现代有人误以为这段话是说太极拳向前按掌应从始至终手臂局部主动均匀缓慢增加力量,使掌心渐渐向前突出。这种理解是不符合古经典拳谱的,也非徐致一先生的本意,因为其一,徐所说的突掌是指“微有突意”,即主要是指自我感觉,外形上不一定有明显反映;其二,微有突意是引申由脚而起的内劲之助,并非指手臂局部用力,这是未到一定功夫层次做不到的,所以初学者是不应该模仿的,当有条件做到了,也必须从慢引申开始练习,不能马上练快引申的“掌心微有突意”,不然欲速反不达;但是如果一生始终这样,不管到何功夫层次也不练快引申内劲的“掌心微有突意”,何来古经典拳谱所说的“忽隐忽现”和“发劲如放箭”?
    在推手练习中,有的人发人制人前手臂肌肉关节就渐渐紧绷坚硬,有的人甚至思想上一有制人念头,手臂上就发生了这样的情况,而太极拳功深者发人制人之前后手臂都是十分松软的,即手臂与他人接触着攻发瞬间之前仍是柔软得令人难以觉察到有被发的威胁;发劲的一刹那间所发之劲则是由脚上传,这种力到了手臂,手臂才发生坚刚但转瞬即逝又恢复为柔软了,这种力即内劲是迅雷不及掩耳的,还未等他人体会到其手臂中传递的坚硬,发劲已经结束消失,弄得被发者和旁观者还以为其手臂始终是松松软软的,因而这种劲力被称为是“软弹”而发的,就象是软鞭子中的力。董英杰先生就是这样发劲的,《中华武术》杂志2006年7期《怀念父亲董英杰》一文所记叙的一位董英杰先生弟子的话是一个生动具体的例子,这位弟子说他曾与很多人推过手,当对方用按攻击时都会感到对方的力量压过来,也知道对方用什么招,而他回忆年少时与董英杰先生推手总感觉不到董英杰先生手上有力,可董英杰先生一扬手,他就完全不能控制地飞出去了,而且不知道董英杰先生用的是什么招。这一例子反映了董英杰先生推手中的刚柔是突变的,而且对方的被发出,即董英杰先生刚的发生是极迅速的,其持续的时间也是极其短的,如李雅轩先生所说的发生与结束仅十分之一秒的时间。太极拳的这种柔刚突变使得对方猝不及防、极难化解。太极拳古经典拳谱称“极坚刚”为“何坚不摧”应也有这样的因素在内,所以柔刚突变是太极拳较高功夫层次的一个重要标志;尽管太极拳的练习以缓慢为主,快应由慢而始从而获得,但摒弃太极拳的柔刚突变,太极拳也就不成其为太极拳了。太极拳“柔刚突变”的“极柔软然后极坚刚”当然也是不可能一蹴而就地可以练成功的,与“柔”一样也是需要是经过长期刻苦正确的锻练才能达到的一种高层次的功夫。
四.太极拳特殊的刚柔相济
    中国古哲学认为刚柔相济是万事万物生存发展的一个根本法则,对于太极拳而言,刚柔相济也是一个根本法则;刚柔相济的本质就是阴阳相济,拳经就明确指出“阴阳相济,方为懂劲”,而所谓阴阳相济就是阴阳相互的资助交流和协调平衡;古代哲学中阴阳相济的一个典型就是水火相济:原本的火为阳在上,水为阴在下,如此火越炎越上越热,而水则越流越下越冷,最终阴阳分离两者皆灭;然而将它们颠倒过来,将在上向上的火置于炉子下面,而将在下向下的水盛于锅内置于炉子的上面,这样,火因水的冷和阻隔而不致太热太炎上,水得火之热而不致太冷太向下,两者因为相互的制约而互济互益得以协调平衡共存,所以阴阳相济也称为“阴阳颠倒”,水火相济在中医人体生理学理论中的一个典型具体例子就是著名的“心肾相交”。大自然是阴阳相济的典范,由于大自然有自行神奇的阴阳相济能力,万物生存的环境才得以生态平衡,人类才得以有良好的生活居住环境;大自然的阴阳相济是通过一年春夏秋冬温热凉寒四季交替、一日白天黑夜明暗交替等来实现的,人体生理也有一定自行阴阳相济的能力,人的生命才因此有了正常的保证;人的阴阳相济是通过每日醒眠交替、劳逸交替、吸收饮食营养和消耗饮食营养交替等来实现的。这反映了阴阳相济动态的交流互益协调中包含着静态平衡的因素;但阴阳平衡不等于是阴阳相等或阴阳折衷,这是不同的概念,是不能混为一谈的,阴阳平衡有许多表现为阴阳相等,但也有表现为阴阳并不相等的;比如环境生态平衡不等于物种数量相等;膳食平衡不等于膳食等量而每餐饭吃多少盐也吃多少;气温平衡不等于最低气温摄氏零下四十多度和零上四十多度的折衷摄氏零度是人类生活的最佳气温等等。万事万物的阴阳平衡有千差万别的各不相同的形式和内容,万事万物的阴阳相济、刚柔相济也有千差万别的各不相同的形式和内容。
    太极拳的“刚柔相济”主要是属于如大自然白天黑夜明暗交替这样的形式,其特征就是“极柔软然后极坚刚”,如李雅轩先生在1964年12月28日那篇文章所写:“太极拳之刚柔相济是在技击中忽刚忽柔,要轻则百无所有,要重则无坚不摧,这是虚实变化、刚柔轻重互化的意思。”太极拳之“极柔软”就是极阴,也即全阴、纯阴;“极坚刚”就是极阳,也即全阳、纯阳;古哲学认为“孤阴不生,独阳不长”,万事万物即太极中的阴阳都互为其根,其中任何一方一旦消失,另一方也就同时灭亡了,所以阴中有无阳之阴,阳中有无阴之阳,但世界上不存在有阴无阳或有阳无阴的事物;任何事物中的阴增大到了极点,不仅阳未消失,而且阴中还开始滋生出阳来了;而阳增大到了极点,不仅阴未消失,而且阳中也开始滋生出阴来了;另阳中又分阳中之阴阳,阴中又分阴中之阴阳。这一太极规律,宋代周敦颐(濂溪)在《太极图说》中己作了精辟的论说;所以古文献中出现的“全阴”或“纯阴”和“全阳”或“纯阳”并不是说“全阴”或“纯阴”中绝对无阳和“全阳”或“纯阳”中绝对无阴,而是说增大到了极点的阴仍存在着阳,而增大到了极点的阳也仍存在着阴。这种概念,唐代王冰在《黄帝内经素问》注中表述为:“全阴而阳气不极,全阳而阴气不穷”(文中的“极”和“穷”同义,都表示没有),太极拳古代经典拳谱中所说的“极柔软”和“极坚刚”指的就是这样的全阴和全阳,即杨班侯拳诀《八字法诀》中所说的“柔里有刚攻不破”的“极柔软”和“刚里无柔不为坚”的“极坚刚”。
    一般人体中的刚为阳常支配显现于外,而柔为阴常隐藏于内。刚能强人之气但需耗气,即耗散人的体力,过则有损健康;柔能养气但又易使人气弱和受侵犯,过了也可伤气而有损健康;太极拳则使外在的刚溶于柔中而隐于其内使人无法体会到,柔则支配刚而显现于其外;使得既利于强气又利于养气,由于太极拳的柔中寓含有柔性之刚即动量传递的气和劲,所以既能使人体全身各组织得到运动又能使全身体耗极小,十分有利于人的生理内环境良性调整和神经中枢的安静,对健康长寿十分有益;而外在的柔有内含的刚恰如其份的支持又可使肢体灵活反应而难以被他人攻击侵犯,形为“舍已从人”实为“随心所欲”,柔又是刚发生的物质基础和必要条件;又由于发劲的刚中寓含有柔,使得刚的耗气不易伤气;刚柔因此得以相互协调平衡和互益,这就是太极拳特性的“刚柔相济”。
    对于太极拳这种“极柔软然后极坚刚”反差巨大的变化,陈鑫先生在《陈氏太极拳图说•太极缠丝精论》中有段精彩的讲述,他写道:“太极拳……世人不知,皆目为软手,是一外面观之,皆迹象也,若以神韵论之,交手之际,刚柔并用,适得其中,非久于此道者不能沏其底蕴……秀若处女见人,肆若猛虎下山。”文中的“秀若处女见人,肆若猛虎下山”正是太极拳刚柔相济的“极柔软然后极坚刚”的生动比喻描述;当然对于太极拳来说,这“秀若处女见人”是经常性的,而这“肆若猛虎下山”则是倏忽一闪的,并不是“秀若处女见人”与“肆若猛虎下山”是并存或相间出现,太极拳被“目为软手”,不仅仅“是一外面观之,皆迹象也”,而是内外始终的,正如《杨氏老谱》之《八五十三势长拳解》所说是“决不可失其绵软”,和《太极下乘武事解》所说是“实有心之柔软也……内要含蓄坚刚而不施,外终柔软而迎敌”;太极拳是没有刚柔同时相等存在之“刚柔并用”的。陈鑫先生在同书《太极拳势卷一•第一势总论》中说:“惟有五阴并五阳,阴阳无偏称妙手”,不少人认为其意为打拳时刚柔始终同时相等即“刚柔并用”,并称其为“阴阳相济”,也就是主张打拳时始终同时又柔又刚,还有所谓“柔而不软”的说法,这些认识完全违背了拳经中“七星势视若车轮,柔而不刚”和“极柔软然后极坚刚”的法则,这种所谓“柔而不软”的“柔”不可能是太极拳的柔,往往是矫揉造作拙力作用的表现。如果“五阴五阳”为刚柔各半,陈鑫先生书中对太极拳的比喻岂非是“秀若处女见人半露着下山猛虎的凶悍,肆若猛虎下山半带着见人处女的温柔”了吗?
    对于将“刚柔相济”解释为刚柔相等、又刚又柔的错误说法,《杨氏太极拳法精解》中有李雅轩先生的一段话:“而他们之刚柔相济,多是说身体又刚又柔,是刚柔合组的一种僵劲存在于筋骨肌肉之中,但如这样就形成一个刚柔轻重、虚实不分的情形了。吾辈练拳,以全心全意去想松而尚不能将身势松得干净,如在练功时心中先存着一个刚柔相济的思想,哪还能将身势松得干净而没有一点拘滞别扭之力了吗?如这样子的刚柔相济的练法,我相信一辈子也将身体松不纯粹了;如这样的刚柔相济的练法,又刚又柔的日子久了,会将身体练成一种僵肉力……就一辈子去不掉了……他的神经感应也必然迟钝。”曾跟从叶大密和田兆麟先生学拳的金仁霖先生在《谈谈杨氏太极拳的推手》一文中也说:“太极拳既是柔性拳术的一种,那么无论练拳架子也好,练推手也好,就应该始终向柔的方向发展,能不能一柔到底,那是自己的造诣深浅,也就是功夫问题。否则,你要是刚柔相济,一朝遇到了刚性拳种专门练刚的手,那你刚柔相济的刚碰到了它将会得到什么样的结果,就可想而知了。”太极拳经典《杨氏老谱》多篇强调指出:知觉(即杨澄甫先生所说的“觉劲”,陈微明先生所说的“听劲”、李雅轩先生所说的“神经感应” )是太极拳的入门阶梯,上述所说的这种又刚又柔的练拳法致使“听劲”无法培养获得,也就是拒己于太极拳的大门之外了。太极拳所说的柔之本质就是松,郑曼青先生在《郑子太极十三篇•述口诀第十三》中说:“澄师每日必重言十余次要松要松要松净”,杨澄甫先生十分重视和强调的“要松净”与拳经所说的“柔而不刚”、“极柔软”是一脉相承的,所以,综上所述,对于以张三丰、王宗岳拳学思想为经典的太极拳来说,其“刚柔相济”应该是“惟有极柔软,然后极坚刚,全阴全阳称妙手”。
五、太极拳的内外求柔和始终求柔
    太极拳是一门与其他拳种有本质不同的拳术,在刚柔方面,其“极柔软,然后极坚刚”的特性就是几乎已知的其他中华武术各拳种所都没有的,而就是这“极柔软,然后极坚刚”,又正是许多非太极拳拳种的练习者所都无法能理解和接受,因而对于这种理念采取否定和排斥的态度,而如果对于“极柔软,然后极坚刚”不能够理解和接受,太极拳是根本不可能入门的;所以,兼太极拳和其他拳术的人要么其所学的太极拳被其他拳术所改造,要么其所学的其他拳术的某些东西溶化于太极拳之中,就是说太极拳与其他拳是不可能兼练而兼得的。李雅轩先生对此有很强调的论述。太极拳“极柔软,然后极坚刚”的特性使得太极拳具有与其他拳种很多的上述特殊表现,除此之外,太极拳还有两个他种拳所没有的特性,那就是“内外求柔”和“始终求柔”。
    所谓“内外求柔”就是不仅“外”要追求柔,“内”也要追求柔;何谓“外”和“内”?通过对近代杨澄甫先生等太极拳家著作的分析,这“外”和“内”不能理解为人肌体的表面和内部;这“外”应是指能够被他人凭视觉和触觉等所觉察到的,如皮肤、肌肉、姿势、动态等等;而这“内”应是指他人很难凭视觉和触觉等所能够觉察到的,如神经反应、各关节的灵活程度、体内之动量传递变化的情况、各种实战经验的潜意识形成情况等等。对于“内外求柔”,《杨氏老谱·太极下乘武事解》中有十分经典的论述:“太极之武事,外操柔软、内含坚刚而求柔软;柔软之于外久而久之自得内之坚刚,非有心之坚刚,实有心之柔软也;所难者,内要含蓄坚刚而不施,外终柔软而迎敌”。就是说:太极拳所求的“柔软”既是“内含坚刚”的,而“内含坚刚”又是“柔软之于外久而久之”并且是“实有心之柔软”才能够培养得到的。用现代科学的语言来说,太极拳长期锻炼所追求的“柔”中之肌肉越来越松弛的预伸长是具有能够迅速收缩产生强大力量即“坚刚”之能力的,由于能够使肌肉迅速收缩产生力量并将这种力量在体内迅速传递的潜意识和神经反应随着太极拳的习练而加深形成,所以,肌肉越是求“柔软”即松弛的预伸长越长,这种肌肉产生的力量就越强大、传递也就越迅速;而太极拳长期锻炼所追求的“柔软”中之“沾粘连随”运化功夫是具有能够迅速转变为发劲攻击人之“坚刚”的,但不到十分的“人背我顺”之时则仍是以“不丢不顶”之“柔软”对付敌人,从而充分保存自己之体力的。可见《杨氏老谱·太极下乘武事解》的这段论述不仅有科学的生理学基础,而且是太极拳“老能敌壮”、“弱能胜强”的奥妙所在。必须认识清楚的是“柔软之内要含蓄坚刚”与“柔软之内要存在坚刚”是两回事,从《杨氏老谱·太极下乘武事解》的这段论述中可知虽然“柔软之内要含蓄坚刚”,但这“坚刚”是“不施”就是既找不到又不施展的即经常地在这柔的内外也是找不到的。
    现代太极拳界有人说太极拳追求的是“外柔内刚”,并把这“外”解释为是人体表层的肌肤,而这“内”则解释为是人体内层的肌肤,说太极拳的练用是人体表肌肤应柔软,而体内的肌肤应坚硬;还有说对方向我进攻之始我不顶抗这是“外柔”,而如果对方继续进攻我,那我就象弹簧被按到了一定程度而出现了弹力,我的劲力就出来了,说这就是“内刚”等等,持这种“外柔内刚”思想的人还引用杨澄甫先生“如绵裹铁”之语,这种引证纯属曲解,杨澄甫先生在《太极拳使用法·原文解明》中说:“气敛入骨,骨肉沉重矣,外如棉花,内似钢条,犹如棉花裹铁之理”,在《太极拳术十要》中说“太极拳功夫纯熟之人臂膊如绵裹铁,分量极沉”,在《太极拳使用法·杂说》中说:“观其两膊皮肤甚软,骨肉甚沉重就对”,陈微明先生在《太极剑·太极拳名人轶事》中记载杨澄甫先生所说的是“纯粹太极其臂如绵裹铁,柔软沉重”,显然,杨澄甫先生在这些话中已说明这“钢条”也好,“铁”也好,其在内的反映是仅有重量而无实体,即在内也是找不到这“钢条”或“铁”之实体踪影的,这含蓄于柔中的“钢条”或“铁”是没有硬度的,是表现为柔软的,用比喻语言说就是刚完全溶化于柔之中了,所以,杨澄甫先生所说的“棉花裹铁”是不能理解为一般概念之“外柔内刚”或“外柔内硬”的。《杨氏老谱·太极下乘武事解》也明确指出“实有心之柔软也……内要含蓄坚刚而不施,外终柔软而迎敌”,具体地说,太极拳之“柔”对于别人是“进之则愈长”是触碰不到的。这些经典论述都清楚说明太极拳肢体内外追求的都是柔而不是刚,刚是在求柔之中不求而得而含蓄于柔之中并且经常是没有坚硬体现的。所以,诸如一般概念的“外柔内刚”之类的说法都是违反太极拳“内外求柔”之原则的,都是属于非太极拳的拳术思想。
    太极拳“柔”的本质就是松,而松的根本就是“不用力”,在中国近代,对于太极拳的学练者而言,“极柔软”与“不用力”是太极拳无可怀疑的最根本的金科玉律,对于太极拳而言,“极柔软”与“不用力”就是其学练的敲门砖,而且无论何时都是太极拳与非太极拳最基本的分水岭;然而在现代太极拳界,许多非太极拳学练者都自认为成了太极拳的资深者,太极拳的各种真传在不断遭到这样一些人的质疑、批评、疏理和修改中,“极柔软”与“不用力”是最首当其冲的,有的人虽然不是直截了当地明确否定“极柔软”与“不用力”,似乎是采用折衷的或是貌似客观准确的说法,而其实仍然是转弯抹角地变相地否定“极柔软”与“不用力”。太极拳的学练实践无可辩驳地证明:如果“不用力”和“柔软”达不到一定的程度,要想“随人所动”和体内发生由脚而腿而身的劲力传递是根本不可能的,而“不用力”和“柔软”的水平越高,“随人所动”和体内劲力传递的能力也就越高;这就是说,虽然太极拳功夫提高的根本为心静,而直接地则是取决于不用力的水平,所以,董茉莉女士说她的父亲董英杰先生“认为打基础很重要,开始练习的时候,要学会不用力,就是全身要放松软”(载于《盈虚有象》中);初学者要做到“极柔软”之彻底的放松是不可能的,而且放松也是自上至下逐步达到有阶段的,首先是要先做到肩臂的完全放松,这就是说:“极柔软”与“不用力”是学练太极拳自始至终都必须追求的,而且万事起头难,学练太极拳的开始是尤其必须强调要求“极柔软”与“不用力”的。现代太极拳界有不少人初练推手时就因为听信了“初学推手,手上应用点力”这种话,练了许多年,顶抗的僵劲和自动乱动依旧,全身也依旧松不了,其所谓的“太极推手”其实不是纯粹的太极推手,甚至并不是太极推手;其所练的“太极拳”其实也不是纯粹的太极拳,甚至并不是太极拳。可见这种不用力对于初学太极拳者来说是未必适宜的说法,对于太极拳学练而言是完全错误的。郑曼青先生在他的《郑子太极拳十三篇》和《郑子太极拳自修新法》中再三强调“学太极拳必自学吃亏始”,何谓“学吃亏”?郑曼青先生解释为“是任人用力袭击而我不以丝毫气力抵御,反引而去之使其落空”,这就是说:“学吃亏”的根本就是“不用力”和“极柔软”。如果学练太极拳不是“自学吃亏始”,化解他人攻击依靠又刚又柔的用点力,那么,这所用点的力就必然是会越来越根深蒂固不可能消除的,对于太极拳学练而言,就如郑曼青先生所说的“若畏吃亏,莫如弗学”,因为其结果必定是“枉费功夫贻叹息”的。所以,真正地学习太极拳就必须从学练一开始就追求“极柔软”与“不用力”,即必须“始终求柔”。太极拳具有与非太极拳武术很大不同的特殊性,对此如果含混不清,学练太极拳就很容易走偏正确的方向,所以,学练真正的太极拳对其特殊的刚柔是必须清楚认识的。作者魏坤梁
--------------------------------------------------------------------------------------------------
怎样认识太极拳的“双重” 怎样认识太极拳之虚实 怎样认识太极拳之刚柔 怎样认识太极拳之方圆 怎样认识太极拳之“太极” 怎样认识太极拳之“阴阳” 六首太极拳古歌诀探释 古代太极拳经典拳谱《十三势歌》探… 郑曼青先生拳论《散手》探讨 太极拳断想1--13 太极拳之“气”与“劲”的探讨 太极不动手:开启太极拳之门的金钥… 秋桐斋太极随想 练拳体悟1-12 一句话学太极拳 大话太极拳 陈式太极拳八十三式七言歌 太极心得 武式太极拳内功捷要 太极拳技击功力训练的有效途径 太极拳之内功修炼 太极拳内功修炼指南 松腰略说 太极拳之秘 内家拳桩功的境界和层次 练太极拳最容易被忽悠的19条 太极拳懂劲\发劲 缠丝劲训练 太极拳的道理 太极桩功 田金龙教授谈太极拳推手散手 田金龙教授谈太极拳推手散手 郑曼青的 应敌诀 和发劲诀 你毁了我的太极拳---太极拳应怎样… 内家武学易骨、易筋、易髓解密 杨露蝉『圈內打人,圈外推人』解密 杨健侯秘传太极拳内功述真 讲透彻太极拳的道理 太极拳509问 内家真传“老牛筋” 孙存周口授太极实战要领 杨露禅太极门点穴秘谱 杨氏太极秘法—以脊柱行拳 中医看内家拳修炼 太极拳穴位采气功法 太极拳步伐训练 学习太极拳的密决 杨氏太极拳天机直泄 太极拳经典摘抄 太极拳修炼十七句金言 炼心之要 有关太极拳的“松” 谈谈太极拳发力 陈氏太极拳的用肘法 孙禄堂谈内家心法-龙虎二气 拳势拆解是学练太极拳的重要阶梯 陈式太极拳动作名称 拳劲 打肘歌诀 陈式太极拳83式(一路)[学拳笔记]… 陈式太极拳83式(一路)[学拳笔记]… 陈式太极拳71式(二路)[学拳笔记] 太极桩功函授教材:太极桩功 怎样把练功融入生活之中 桩功的修炼意义 “重心”是太极拳道虚实变化的中心 练习太极,不要配合呼吸 孙南馨:怎样才能练成一名太极拳家 发力的原理法则和公式 练习太极,不要配合呼吸 “重心”是太极拳道虚实变化的中心 太极拳之“掤劲”述真 太极拳内劲与人体筋骨结构变化 盘架子与攻防想象 太极拳的内功修炼 太极拳的内功修炼 陈氏太极拳的腿部缠丝 “太极腰”的锻炼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Nexer提供广泛的专业服务和高度专业化。我们为私人和上市公司提供服务。我们拥有超过35年的经验。
  • 手机触屏版

  • 手机APP

  • 微信公众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 星点互联设计
  • 苏ICP备15516793号 | 营业执照   |星点互联科技有限公司|鲁ICP备19001237号-21|鲁公网安备 4236902302000354号 QQ|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21:00

微信:yituqu520

QQ:1575389080

扫码添加微信好友

Q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