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 - Fri : 09:00 - 17:00 上海静安区市北高新38号
访问手机版

扫码访问手机版

App下载

手机扫描下载App客户端

微信: 13175635983
返回顶部
八极拳的内容特点及法则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12898次阅读 3次回复
八极拳的内容特点及法则
  一个完美的武术门派不但要有完整的理论,还要拳械相兼并有固定独特的特点法则和套路,是八极武术独立门户的根本及不断创新不断发展的生命源和潜在力。
  “开门”是八极门的总特点故称“开门八极拳”。何为“开门”其意有四:一、“开门”即始立门户,独树一帜;二、技法变化讲究“六大开”,巧也、猛也、开门无阻也;三、开门入窍,慧人心脑,晓理、悟性、明德,以一理生万变为自然;四、开门不闭门,独立不独存,“天下武林是一家”,提倡外传内引,开门交流,取长补短,永无止境。
  “十大形意”是八极拳的身法特点。清同治年间,孟村“八极薪传”记有:“一练拙力如疯魔;二练软绵封闭拨;三要寸接寸拿寸出入;四要自由架式懒龙卧;五要五藏气攻到;六要五行周身合”。吾之祖训拳谚:“手似太极,身似形意,怀揣八极”。所谓手似太极,是指八极之招法(即“手”)须阴阳变化至极;“身似形意”是指八极拳身法之圆活,腾挪须象“十大形意”;“怀揣八极”是指习八极拳法者须达到“八极”(“八”为阴阳变化,“极”为巧妙变化至极,趋于“无形”之境界。)这里所指的“太极”、“形意”、“八极”并非指的是武术门派。所谓“十大形意”,就是八极拳之身法要求运用“龙、虎、熊、猿、蛇、鸡、鹿、鹏、鹤、鸵”十种动物在运动搏击中所善用的“抖、缩、愣、含、惊、崩、撑、挺、竖、横”的“十大劲别”,体现在八极拳法中,以提高练者稳健、快捷、多变、勇猛、含蓄、虚实之效。
  八极拳吴钟公初创时期,“吴家拳”主要“三拳”:八极小架,八极单对打,四朗宽;“三刀”:“四门刀,提柳刀,春秋大刀”;三棍(棍棒一样):“袖棍,乞丐棍(亦称八棍头),行者棒”;以及行劈拳(十二趟)、六大开拳等。吴钟公之女吴荣出嫁后,将夫家(戴氏)长拳、华拳、六角式、太祖拳、太宗拳、飞虎拳、桃花散(对练)等长拳套路引入孟村吴门,并与师弟吴溁(永)、吴钟毓共贯以八极拳理。至祖父会清公进一步改革套路,将八极小架由一路增为三路,又增编黑虎拳,引进劈挂掌(亦称抹面拳)青龙拳,双刀、对练器械引进刀进枪、三节棍进枪等。至先父吴秀峰再创开拳,连手拳,十二形抱拳;由桃花散与八极对打创编了一至四路扶手对练;引进罗汉功拳、八仙剑、青龙剑等。从八极拳理论上有了突破性的发展,是八极门新的里程碑。
  八极门“三位一体”的拳法套路结构:
  “八极小架”为八极拳最基础的套路,吴钟公时仅一趟,由会清公编为三趟,秀峰公编为十二趟。八极小架是“易学易练,老死难精”的入门基础。
  八极小架由十六个动作组成,是以吴氏“两仪”为框架“搭建”的。其动作朴实无华、简单大方,而内涵深奥的“架子”之桩功基础,演练时一招一式、一动一静,一动则发如炸雷,一静则似如处子,速度越慢越能提高“站桩”之功力。八极小架的科学性、全面性,八极拳法浓缩性,均达到不可挑剔的最高境界,实为八极门人必修和永修套路。君不知,八极小架初学者和八极拳法精通者,对“架子”的内涵理解是有天壤之别的。八极小架称谓“小架”,并非还有“大架”相对应。凡持“大八极、小八极、死八极、活八极”之说者皆为讹误。
  八极小架是以“两仪”为“架子”,以《易经》八卦图为理论基础思路形成的套路。
  两仪定乾坤,乾坤动而又左顾右盼生“四象”之态。乾为父、坤为母,生六子,得乾爻生艮、坎、震,得坤爻生兑、离、巽。两仪变化生六大开:顶、抱、单、提、胯、缠。


由于最古“八极小架”由十六个动作组成故又称“十六式”。《河北省孟村镇吴氏八极拳术秘诀之谱》载:“混沌无极,无极动则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分八卦,内批四朗宽拳一套。冲天炮、闭地肘、合手者六合也,批六大开拳一套,六合枪、六合刀也。跪膝者,南北二极也。摞手者天转也。腰步盼前顾后也。八极者无极归原也”。
  八极小架(老架子共分五段,各代表五重涵意)。
  第一段动作名称:1、两仪顶肘;2、狮子张口;3、霸王开弓;4、丹凤朝阳。
  此段动作与“易”理相互对应。作“两仪顶肘”的开始动作是:“半步双撞”,此动作是“报门户”亦称“开门式”(报八极门户,让旁观者,不言而喻:这是“练八极”的),也反映了八极拳源于满清时代,因为它有满族的“掸尘”之礼。“吴”字篆书投影是“两仪顶肘”的“造型”。“狮子张口”、“霸王开弓”、“丹凤朝阳”乃是“两仪顶肘”的形象变化,内在定型还是“两仪”。
  第二段动作名称:5、冲天炮;6、闭地肘;7、合子手(然后恢复两仪顶肘)。
  “冲天炮”是“两仪顶肘”利用“击步”移位,形成进攻型的“两仪”展开变化;“闭地肘”是“两仪顶肘”盘提拖拉步(也称后滑步)移位而形成防守型动作的“两仪”展开变化;“合子手”是乾(天)坤(地)相生相克、攻防兼用的“两仪顶肘”变化为“天、地、人”相合共存。这三种类型的“两仪顶肘”变化必须计究六合。何为六合?有“内六合”“外六合”“内外六合”之分。“内六合”:意与血、血与气、气与力;“外六合”:手与足、肘与膝,肩与胯;“内外六合”:意觉(心)、听觉、视觉、嗅觉、尝觉、触觉相合。又批六大开拳一套,以体会“六大开”六力合一“理论”,而且刀枪等器械也是如此原理。拳械一理、拳枪一理,是八极门的创举。
  第三段动作名称:8、揣裆;9、托枪式;10、挖眉;11、跳山;12、跪膝;13、拥肘。
  此段复作“两仪顶肘”,又有新的“两仪”造型变化,“揣裆、托枪、挖眉、跳山”而落地,“跪膝”起而转身“拥肘”。“两仪”变型原地的“揣裆”、翻身的“托枪式”提膝的“挖眉”(亦称大盘提)腾挪的“跳山”、下蹲的“跪膝”。带缓的“拥肘”,“两仪”无论怎样“型”的变化,还要讲究“南北二极”,即另一种形式的阴阳变化——“虚实”变化。所谓虚实变化,就是“指上打下,指东打西”“故而变化莫测”,以达适应“天时、地利、人合”的自然变化规律,这早在春秋时代武圣孙武子兵书十三册中有明论。君不知《三国志》中“关公斩颜良”的故事吗?此不再叙。
  第四段动作名称:14、左右摞手。
  摞手亦称“小缠”或“打撞锤”,是“两仪”又一种变化形式。这种形式称谓“天转也”。何谓天转也?这是人体结构力学变化。八极门初期,人们对当今的物理称谓,杠杆力、摩擦力、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向心力与离心力等虽然还缺乏普遍的认识。但“天转也”给了现代继承者一个启迪:“天转也”之力就是现代力学中的“杠杆力、向心力、离心力”之合。由此可见,八极拳先贤对武术研究并非浅浮。
  第五段动作名称:15、三回头;16、单翼顶。
  “腰步盼前顾后也,八极者无极归原也”。《易》学之说,有“左顾右盼”之说。八极技击之术有“三回头”之传授。“三回头”就是《八卦图》中左顾右盼形态之体现。“三回头”,武术格斗中称摔的过程中须“变脸”, “变脸”即是“回头”。八极拳技击之术,最重要的就是“靠近”、“进身”,一回头再变脸,一崩一靠一转一带同发,即将对手“打摔”倒地。摔角中的“背口袋”(即大背胯)就是采用“盼前顾后”之“回头变脸”之术。但摔角中“变脸”摔,“摔中无打”这是与八极技击之术的区别。其主要是切近对方的重心轴线,猛“回头”破坏对方的重心平衡倒地而取胜。
  “八极者无极归原也”反映了伊斯兰教的“无形”论在八极技击之术中的应用。以“无形论”的思想推理,技击招法来自有型,而用之无形,有招有式都是假,无招无式才是真。“万法归一”——“无形”。“无形是我门中宝,阴阳变化显奥妙”。“无形”是八极武术技击的最高境界。如果不理解“无形”理论的思想体系,会导政两种倾向:一是“套路无用论”,二是“套路机械使用论”。前者称,既然“无形”是“宝”,还何练一些“花拳秀腿”的套路,不如直接到实战中去摸索。君不知,一位伟大的音乐家是从最基本的“音阶”、“音附”练习开始的;一位伟大的书法家是从练习写一点、一横、一竖开始的;同样一位伟大的武术家也是从练习基本功,踢腿下腰练习并体会前人留下的武术套路中攻防含义开始的。“练武不练功,到老一场空”的道理便在其中。后者不明白“无形”是“顺其自然”,“条件反射”的反应,将武术套路中的动作机械的形而上学的运用到实战中,其结果必然导致失败,而自己却认为:老师教的功夫,自己还没练到家。昔日,有位习八极拳者,欲与一位不会武术的壮汉过招,自己先运了运气,然后作了一个“闭地肘”的姿式道:“这一招,俺老师说了,上管天,下管地,你随便进招吧!”那壮汉猛击一拳,将那习八极拳者打了一个仰而朝天,全身着地,围观者捧腹大笑……
  八极拳单打、对打“亦称”八极单摘、对接,此套路亦可简称“八极拳”。称谓“大八极”是误传。此套路是八极拳门的代表套路。
  此套路是“两仪顶”之“纵向变化”,是体现 “六大开”、“八大招”变化的一种方式,分上、下架。上架与下架可单人分别练习,也可两个人对练(称谓一副架)。初练者,先学单打再习对打。对打时,先者先攻后守,后者先守后攻,二十四个动作重复无休。始练你一招我一式,慢慢入门,谓之“喂手”;熟练后体会“六大开”发“合力”之方,初掌拆招应变之术谓之“拆手”;拆手由慢而快,由粗而精,“六开八打”运用自如,谓之“抢手”;由“抢手”之必然变化进入“条件反射”之自然变化,谓之“无招无式”,逐渐进入 “无形”之境界。这个从“喂手”到“无形”的练功过程中,须加其它基本功的配合练习。如“站桩”、“打桩”、“靠桩”、“七星桩”、“九宫桩”等静、动桩功;根据个人爱好,增加一些其它拳械套路的练习,如:行劈拳、六肘头、太宗拳、太祖拳、飞虎拳、八棍头、刀、枪、剑、棍等;还可以练习其他门派的拳械,如太极、八卦、潭腿、查拳、劈挂、通背等以提高多方面的素质。
八极拳歌(摘自拳谱)
上步顶肘在中堂 崩肘窝里炮最强
就步扬炮往上打 斜步撩阴闭着裆
叠手接拿在左右 推闯换势双手忙
屈步撩阴一旁站 打下跪膝去扫裆
缠肘左右掌面盖 落手拿下挂塌防
上步跪膝跟在后 就步一势归中堂
   “四朗宽拳”,为“两仪顶肘”之横向变化。套路两趟,其一趟称“四朗宽”,二趟称“四朗提”。此套路系吴钟公创传,原本限孟村吴氏一脉相传,至今八极门仍然少得传承。笔者为弘扬中华武术也没有必要对此保守,决意奉献。八极拳单打(对打)是“两仪顶肘”之“纵向变化”。“四朗宽拳”则为“两仪顶肘”“横向变化”,两者变化轨迹则形成一个“太极球体”,“至大无外,至小而无内”,可谓“以横破纵,以纵破横”,阴阳相生相克、四正四偶,互补共存。八极拳门只有系统的掌握了“八极拳小架”、“八极单、对打”、“四郎宽”、三位一体的套路内涵及其技击变化巧妙,才能全面掌握八极拳的内容。
四郎宽拳孟村拳谱记有六言:
拳起叠手左右翻
拳落定梁锁下盘
点裆腰步三点手
亮翅盼前亦顾后
狮子张口挂塌进
单连童子拜观音

珞叨

2016-8-17 09:17:32

“内外六合”:意觉(心)、听觉、视觉、嗅觉、尝觉、触觉相合。
这个方面哪位先生身体有体会的,希望能交流一下。跟形意拳的五行备相似。嘻嘻。。。。。。。。。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纯技术贴,必然要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摘文----“八极小架”为八极拳最基础的套路,吴钟公时仅一趟,由会清公编为三趟,秀峰公编为十二趟。八极小架是“易学易练,老死难精”的入门基础。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精彩评论3

珞叨

2016-8-17 09:17:32

“内外六合”:意觉(心)、听觉、视觉、嗅觉、尝觉、触觉相合。
这个方面哪位先生身体有体会的,希望能交流一下。跟形意拳的五行备相似。嘻嘻。。。。。。。。。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纯技术贴,必然要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摘文----“八极小架”为八极拳最基础的套路,吴钟公时仅一趟,由会清公编为三趟,秀峰公编为十二趟。八极小架是“易学易练,老死难精”的入门基础。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Nexer提供广泛的专业服务和高度专业化。我们为私人和上市公司提供服务。我们拥有超过35年的经验。
  • 手机触屏版

  • 手机APP

  • 微信公众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 星点互联设计
  • 苏ICP备15516793号 | 营业执照   |星点互联科技有限公司|鲁ICP备19001237号-21|鲁公网安备 4236902302000354号 QQ|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21:00

微信:yituqu520

QQ:1575389080

扫码添加微信好友

Q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