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痹证论》PDF扫描版电子书
作者简介:
李志铭,男,1938年出生于江西宜丰,1963年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原广州中医学院)。1963年至1986年在武汉市第四人民医院工作。1986年5月调入深圳,在深圳市福田人民医院工作。行医43年,医学著作4部,发表论文60多篇,获国家发明专利一项,获广东省科技进步奖1项。业余作画近50年,出版画集2本,发表书画作品100多幅,开个人画展及参展20多次,获奖10多次。是当代名医兼画家第一人。
人物经历
李志铭——名医、画家第一人
1、广东省名中医(1993年广东省人民政府授)
2、深圳市名中医(2006年深圳市卫生局授)
3、中医主任医师、教授(1992年)
4、当代世界传统医学杰出人物(2000年)
5、《国家级科技成果研制功臣名录》入录者(1994年)
6、中国美术家协会广东分会会员(1979年湖北入会,86年转广东)
7、《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入录者(1994年)
8、《当代世界名人传》入录者(1994年)
9、深圳市第二届人大代表(1995年)
10、《中华创业功臣大典》入录者(2001年)
医学业绩
主要著作
1:《痹证论》(1987年广东科技出版社出版)
2:《常用中药用用类比选编》(1976年湖北省卫生厅出版)
3:《历代名医医德故事》(1983~1984年“健康报”连载;1989年“中国中医药报”连载;1993~1999年“福田卫生”连载)
4:《风湿病与痛风》(2001年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5:《李志铭经验妙方》(2013年深圳市卫生局、海天出版社出版)
主要论文
1:三仁汤加减治疗肾盂肾炎15例(“中医杂志”1966年第5期)
2:雷公藤研究的进展(“新中医”1981年第12期)
3:雷公藤中毒的解救与预防(“中西医结合杂志”1983年第6期)
4:《内经》论痹研究(全国第一次痹证学术会议,1983年)
5:风湿宝为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128例(“新中医”1987年第4期)
6:红斑狼疮临症心得——附43例报告(“辽宁中医杂志”1987年第3期)
7:中医治疗痹证的进展(“北京中医杂志”1990年第4期)
8:风湿宝为主治疗三种风湿病的临床研究(“中医药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1991年)
9:从气论治痹证的意义及其免疫学基础(“中国中西医结合风湿病杂志”1993年第3期)
10:浅谈传统中医学与现代免疫学之关联(“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年第5期)
11:强肌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年第6期)
获奖和专利
曾发表论文60多篇,逾百万字。多次获奖,其主要者如下:
1:“对雷公藤研究有突出贡献者”(1991年中国中西医结合风湿类疾病专业委员会授)
2:《痹证论》获广东省医药卫生科技进步三等奖(1989年广东省卫生厅授)
3:“风湿宝及其制造方法”获国家发明专利(199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局)
4:“风湿宝治疗强直性脊柱炎38例”论文,获深圳市科学技术优秀论文二等奖(1991年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
学术成就
李志铭是著名的风湿病专家,他对痹病研究的成绩主要有五方面:
1.编著了我国中医药界第一本系统研究痹病(风湿病)的专著——《痹证论》。畅销全国、港澳及十多个国家。1987年10月通过专家鉴定认为:“痹证论是我国中医药界第一本系统研究痹证的专著,是一本既有理论,又有实践:既有继承,又有创新的专科书,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是研究和治疗痹病的一部很有指导意义的好书,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被载入1988年度《中医年鉴》,获得1989年度广东省医药卫生科技进步奖。
2:对痹病的病因、分型、辨证论治、中西医结合病名研究及中草药研究等方面提出独特的见解。主张以五因痹、五体痹、五脏痹的分型观点,便于辨证论治。创立了二十多个有效方剂,显著提高了对痹病的的疗效。已全部收录于《中国现代名医验方荟海》一书。(湖北科技出版社,1999年)。他提出“顽痹”相当于类风湿性关节炎;“五脏痹”相当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创见。
3、对民间草药雷公藤用来治疗风湿病的发掘研究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他最早参加“雷公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科研成果在湖北通过省级鉴定(1980年),具有国内先进水平。1985年,参与研制的“雷公藤片”通过鉴定投产。1986年,他又主持研制了《风湿宝》(复方雷公藤片),进一步减少了副作用,提高了疗效,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深受广大病者欢迎。其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有效率为95.22%,治疗红斑狼疮有效率为90.7%。其发表的廿多篇有关雷公藤研究的论文,在医药界有一定影响。1991年获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类疾病专业委员会授予“对雷公藤研究有突出贡献者”的奖励。《风湿宝为主治疗三种风湿病的临床研究》论文,曾在1991年6月沈阳举行的“中医药国际学术会议”上宣读,并译成英文、德文在国际交流,引起了外国学者的关注。 1991年7月,荣获《德国汉堡赤心·杜中医研究所》客座教授的委聘。
4、提出“从气论治痹症”的新观点:
当代中医学家曾提出补肾为主,或扶正培本治痹思路。李老师根据自己的临床体会,指出从气论治痹证的重要性。中医学认为:正气是人体生命机能活动及其抗病能力的总称。其中卫气有防御外邪入侵的作用,它源于肾,滋生于脾,输布于肺,循行于五脏六腑、经络血脉、四肢百骸,起着温煦保护作用。(包含了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功能在内。)若正气虚弱,则不能抵御外邪(风寒湿邪或风湿热邪),也不能清除内邪(如血瘀、痰浊等),使机体的免疫功能失调(正不胜邪)而患痹证。说明卫气虚弱是痹症发病的主要原因。
针对病因而立治则,以调动机体的抗病能力、调整机体免疫功能为主的“调气法”,应当是治疗痹证的重要法则。从气的生理功能和与肺、脾、肾等脏的关系以及免疫学研究表明调气法包括了益卫气、补元气等具体法则。也包含了扶正(调动机体的抗病能力,提高免疫功能)祛邪(排除破坏免疫平衡的内外因素),以达到免疫平衡的内容。
大量的免疫实验证明:调气法的代表方药:玉屏风散、四君子汤、生脉散等方剂及人参、雷公藤、青蒿等药物,具有明显的免疫调节作用。李氏的实践证明:运用中医辩证论治原则与免疫学结合组成的痹证方剂,(见《痹证论》自拟方),有显著疗效。(具体内容可参阅论文:“从气论治痹证的意义及其免疫学基础”和“浅谈传统中医学与现代免疫学之关联”。)
5、总结出“四结合疗法”和“强肌法”的治疗经验:
(1)“四结合疗法”治疗风湿病:
李氏总结了“四结合疗法”(即辩病与辩病相结合,中药与草药相结合,内治与外治相结合,休养与锻炼相结合)。辩证,即中医传统的分型辩证论治,以中药为主。辩病,是指用现代医学知识和检查方法,对许多症状,作出准确的诊断。李氏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深深体会到:要提高对痹证的治疗效果,必须把中医的“辩证论治”与现代医学的识别疾病的本质相结合,采取有效措施,而达到提高疗效的目的。
但是,这里所论的“辩病治疗”,仅吸取现代医学诊断方法的优点,并不采用西药治疗,而是采用经过实践证明对“痹证”有特殊效果的中草药单方(如雷公藤制剂)或验方治疗。
具体的说:对每一痹证患者,首先要明确中医的辩证分型,然后通过一些必要的现代医学的检查,以明确本证的西医诊断。治疗时则全部用中(草)药,即以辩证论治的中药处方为主,同时配合用一些对该病有效的中草药或验方。这就是本文所提倡的“辩证与辩病相结合的”治疗方法。对于病情已控制,而关节功能尚未恢复者,结合外治(如复方雷公藤酊外搽患部或离子导入等),或用推拿理疗方法,促使关节功能恢复。在整个治疗过程中,主张动静结合,既要适当休息调养,又要循序渐进加强锻炼,增强体质,调动患者的积极因素,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2)“强肌法”治疗椎间盘突出症:
近几年来,李氏根据脊柱结构的生理,认为脊柱平衡是以正常的椎间结构(椎间盘及关节突间关节)为基础,在神经系统调节下,靠肌肉收缩力和肌张力维持。肌肉(包括韧带)的作用非常重要。从病理而言,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椎间盘纤维环破裂及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而出现一系症状。肌肉(包括韧带)的劳损,是脊柱损伤和退变的重要原因。从中医理论而言,《内经》指出“脾主肌肉,肝主筋,肾主骨”又“腰为肾之府”。腰腿痛疾病,表面上是肌肉、筋骨所病,实质上是脾、肝、肾功能的衰退。从而他悟出用“强肌法”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突破了前人的传统治疗,临床上取得了显著疗效,为许多患者解除了痛苦。
社会兼职
1、全国中医痹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第一名,1989年)
2、广东省中西医结合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92年)
3、广东省中医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95年)
4、深圳市中医药学会副会长(1990年至今)
5、深圳市中医药专家委员会委员(1991年)
6、德国汉堡赤心·杜中医研究所客座教授(1991年)
7、“中国中西医结合风湿病杂志”编委。
8、深圳市医学继续教育中心兼职教授(2006年)
《痹证论》PDF扫描版电子书
百度网盘
**** Hidden Message ***** ●●●●●●●●●●●●●●●●●●●●●●●●● 感谢分享 感谢楼主分享,学习一下 hunbadong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