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影传奇
<span></span><span></span>
<span></span>
<span></span>
<span></span>
<span></span>
<span></span>
<span></span><p>《桃花影传奇》是清代戏曲家范鹤年流传下来的唯一一部戏曲作品,一名《离魂记》,又名《五色线》,全剧分上下两卷,共三十折,主要讲述赵颜与真真、倩倩三人之间的爱恋纠葛,故事情节曲折离奇,文辞优美,歌颂了青年男女钟笃的爱情。此为清嘉庆时期刊本。<br>
<span id="more-5516"></span><br>
明清传奇的故事情节,有许多都是对前代文学角色,丰富了人物之间的关系,重新提炼了情节。《桃花影传奇》是以唐传奇《画里真真》为底本的,在创作过程中,作者又参照了一些历史记载,并受到了其他作品题材的影响。</p>
<p>《桃花影传奇》中还运用了“双线”发展的艺术构思。剧中以赵颜与真真非现实中的感情发展为主线,赵颜与倩倩现实中的交往为副线,两个故事双线发展,受众在同一个舞台仿佛看到了两个故事,同时这两个故事又时不时地交集碰撞着,这样的叙事方式扩大了剧本的表现空间,内容也随之得到了延伸。一个是人神之恋的纠葛故事,一个是人人之恋的纠葛,一个是非现实中的交往,一个是现实中的交往,使得戏剧故事时空多层化,最大限度的表现了该剧的艺术张力。(文字介绍参考:清范鹤年《桃花影传奇》研究)</p>
<p><strong>大致目录:</strong>弁言,目次<br>
<div class="one_half"><br>
<div class="divider"><h5><span>卷上</span></h5></div></div></p>
<p>第一折:滥觞<br>
第二折:茶话<br>
第三折:闺训<br>
第四折:仙釁(衅)<br>
第五折:写真<br>
第六折:种缘<br>
第七折:赠画<br>
第八折:妖气<br>
第九折:唤真<br>
第十折:遣真<br>
第十一折:降真<br>
第十二折:郊嘱<br>
第十三折:窥真<br>
第十四折:误真<br>
第十五折:疑真<div class="one_half column-last"><br>
<div class="divider"><h5><span>卷下</span></h5></div></div></p>
<p>第十六折:离魂<br>
第十七折:合真<br>
第十八折:返魂<br>
第十九折:陷刑<br>
第二十折:妖劫<br>
第二十一折:村閧(巷)<br>
第二十二折:碎画<br>
第二十三折:归壁<br>
第二十四折:降囹<br>
第二十五折:上书<br>
第二十六折:见舅<br>
第二十七折:荡寇<br>
第二十八折:忆女<br>
第二十九折:议婚<br>
第三十折:证真<div class="clear"></div></p>
<p>范鹤年(1753—约1805),字青子,号砚云,一号琴轩,别署砚云斋主人,洪洞(今属陕西)人。清代戏曲作家。 世儒业,家素贫,十七岁即外出谋生。乾隆四十四年(1779)应顺天乡试,中举,五十四年(1789)始进士及第。历任会同、衡阳、清泉、桃源、永顺等县知县。嘉庆九年(1804)三莅衡阳县令,以常平谷石不加额,监司持之,次年罢官,忧惧而死。著有《藐雪山房全集》。所撰传奇《桃花影传奇》,今存于世。</p>
<p><strong>注:</strong>此PDF包含分折书签。此本已归入本站的:戏曲类专题<br>
—<br>
<strong>文件:桃花影传奇.2卷.30出.清范鹤年编.清嘉庆时期刊本<br>
文件格式:PDF高清<br>
文件大小:103M</strong></p><br>【下载地址】<br>
此资料的网盘链接已失效,请去打包资料中下载:
点击查看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