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当歌 发表于 2015-12-17 08:34:30

古今兵器技法之枪矛论

枪矛论矛是原始人类从石块、重头木棍等打击型兵器进化到刺击型兵器变革的产物。矛恐怕是原始社会时期制作最简便,最容易获得的原始武器,只需一根坚硬的木棍,将一头磨尖,用火将表面烘烤使之碳化变硬,就变成了一只最原始的矛。矛可投掷,可刺击,可握持在手恐吓野兽,阻止野兽的靠近。矛的出现,可使人远离野兽爪牙的攻击距离上杀死野兽,不但提高了狩猎的效率,还使人在野兽的反击时保持一种安全距离。可以说矛的发明与弓箭一样是原始人类从愚昧走向文明的又一个里程碑。而矛在战争中也是使用最普遍的兵器,西方古典时代,无论是斯巴达的长矛阵,还是罗马的投矛,还是马其顿方阵,都是长矛一统天下。到了中世纪,骑士的主要兵器就是骑枪,而随着瑞士长枪兵的兴起,长矛阵又开始大放异彩,即使到了火枪时代,长矛兵也作为火枪手的保护者来抵御骑兵的冲击,直到长矛的替代物——刺刀的出现。而在中国,矛的发展经历了车战、骑战、步战等阶段,除了春秋时期流行的车战主要使用戈,而枪矛不适用外,在骑战步战中枪矛也是最常见的装备,枪在我国传统武术中还有“枪乃百兵之王”称号。由此可见,枪与矛几乎贯穿了人类战争史的始终。下面笔者斗胆表达一点对枪矛的观点。枪矛之辨我们往往枪矛并论。而很常见的一个疑问就是:何为枪,何为矛?枪与矛到底是不是一种东西?如果不是他们的区别何在?这个问题很难回答,但是我们可以举出典型的枪、典型的矛来加以区别。典型的枪一般分为:枪头:典型的枪头为菱形,从枪尖开始分为两翼,由前至后变宽变薄,脊高刃薄头尖。枪头为了配重,一般较轻,一般的枪头为4两左右。血档/留情结:枪都留有血档或留情结,与在枪头刃部之后,主要作用是防止刺入人体过深,而难以拔出。枪缨:以红色最为常见,一般压入枪杆与枪头套管之间。古代常以枪缨用犀牛尾、牦牛尾、马尾等制之,现常以纱、丝制之。枪缨的主要作用一是抖动迷乱对方视线;二是演练时壮声势;三是防止敌人血液流到枪杆上,因为流到枪杆上的血液会导致手滑,而握枪不稳固。而有了枪樱,枪头刺入人体,流下的血液会顺着枪樱子滴流而下,而不会流到枪杆上。枪杆:枪杆一般为弹性的,传统武术枪,最常见的枪杆材料为白蜡杆。枪杆一般头小尾粗,形成锥度。一般而言,大枪的枪尾为一握或稍粗(5公分左右),枪梢要细(小于2公分),重心落在前手附近或两手之间。这样才能“腰劲如铁”,而梢部有弹性,以便于圈枪拦拿,枪杆从头至尾,一般分为枪头、枪胸、枪腰、枪根。枪鑚:枪鑚的作用有三:一是可以作为用尾部攻击敌人的手段;二是调节整只枪的重心,使其落入两臂之间;三是可以插入泥土中使长枪树立,避免枪头插入,这样可以避免枪头锈蚀以及擦拭,便于枪头保养。枪鑚这在宋以前比较常见,但是明清时代就比较少见了。 相对枪来说,矛要简单的多。矛头:往往呈多面锥状或者圆锥状。矛杆:一般为高强度轻质硬木或大竹制成,前后粗细相差不大。整体重心由于矛头的缘故,所以在矛身的中间靠前部位。所以,以以上标准而言,西方使用的枪矛大都应该算作长矛。而枪是东方特有的产物,枪要比矛高级,性能更加完善,人机效能更好。枪在宋代最为流行,自从明清之后,枪称谓开始宽泛化,许多矛也被称之为枪。而且许多枪矛形制的相互参杂,导致了枪矛之间的界限愈加难于分辨。所以,本文以后均以枪代替枪与矛之称谓。论骑枪这里我们讨论一下马上用枪。马上用枪与步战用枪不同之处,在于你在骑马刺杀的时候,马是快速奔跑的,不能停留在敌军之中,因为一旦停留,停滞的骑士,移动不便,将成为成群步兵的最好人靶。哪怕是双方骑士单挑也是如此,双方骑马对冲,接近时交手也就是一两下,最多也不会超过3下,两马就远远跑开了,如果双方没有分出胜负,还有交战愿望,则会兜回来,重新对冲,交手,分开这个过程。如此,一回一合,双方驱马接近,交手,然后撒马跑开,如此一个循环被称之为一回合。评书称旧时武将交手多少多少回合,就是形容这种循环,所谓回,就是回马交战的过程,合就是两马接近的过程,一个回合就是两马相互冲击交手一次。而小说家将其概念扩展,将步战、武林高手交手也称之回合,实际名不副实,因为步战作战往往胶着在一起,与一触即分的马战大不相同。所以,骑马刺杀时,人借马力,马借人势,人马一体,集人马一体快速冲刺的所有动能于枪尖之上。所以,这种力量非常巨大,如果在马上不稳固的话,即使刺死了敌人,也会把骑士贯下马来,所以马上用枪必须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缓冲这种反作用力。古典时代,欧洲骑兵用的矛和步兵的区别不大,因为当时没有马镫,所以骑兵不可能象后来的骑士那样,借用马力去冲击敌军,而只能拿矛进行投掷或刺击,威力远不如防护精良手持长矛的重步兵,所以西方古典时代,没有马镫的骑兵对重步兵组成的长矛方阵只能避其锋芒,只能从事一些辅助性战斗例如追击、侦查、警戒,或者针对敌军骑兵作战。欧洲古典骑兵用矛大都为投掷刺击两用矛,如果手持刺击敌人时,一般分为两种办法,一种为正手持矛,手像鸟翼一样向一侧尽量伸展,手臂放松,矛头向前,呈水平或矛头指向斜下方,远离骑士的身体,一旦刺中目标则马上撒手,因为人手远离身体重心,即使被反冲的力量带到了一点,也会因为松弛的胳膊获得了缓冲,从而避免身体被带下战马,另一种则为反手持矛,矛尖向下或斜下方,骑士刺击像下刺击,刺中目标后则马上撒手,避免被带下战马。西方骑枪而随着马镫的出现,身着重甲的骑士出现了。骑士在马上可以获得稳固的支撑,这样骑兵可以承受更大的冲击力,骑士冲击时,往往是一手持盾并控制马头方向,一手胳膊蜷曲夹持骑枪,双脚马刺猛磕马腹,使马疼痛,用于加速,增加冲击力量。身负重甲的骑士夹持骑枪,这样就使枪与人,人与马,形成相对的刚性固定,结为一体撞向敌人。一人一马加上其上长矛盔甲的重量,高速前进,这种冲击力极为巨大,一人一马全部动能集中在枪尖之上,冲击力巨大,但反作用力同样巨大,尤其是双方都是骑士互冲的时候,双方力量叠加,所以即使有马镫的支撑,也难以承受如此巨大的反作用力,只会被贯下战马。所以西方骑士的解决办法是,通过骑枪的设计来解决这个问题。骑士枪从古典时期的的投刺二用矛演化为专精冲刺的骑枪。大约十三世纪其形制基本确定下来。骑枪的前部枪杆大都为苹果木等较脆木料制成,这样一旦枪杆受到大力撞击,则会碎裂。典型的骑枪大约为2米以上,头部安装尖锐的金属锥体,枪杆前部为较细较脆的木料,中部靠后部位有护手,避免刺中目标时握持不紧前移,并起到保护手臂的作用,最后部则是较粗的木锥,用于配重和牢固夹持。再例如知名的波兰翼骑兵所使用的骑枪,枪杆的前段是中空的,一旦刺中目标,巨大的反作用力则会使枪杆碎裂。藏于波兰博物馆的十七世纪晚期到十八世纪早期波兰翼骑兵的长枪,的平均长度达到了5米,以很脆的枞木(就是现代制作铅笔的木料,可以想象是多么的脆)制造。这些长枪先把木料制成半个枪体的形状,再将内部挖空,最后把两半用胶粘合起来并涂上红漆,绘制金色的羽状纹饰装饰,并在矛头后加装矛旗。整枪的中后部是一个木球,保护着握矛的手。铁质枪头很小,只有大约10厘米长,上面有脊,枪头后有着长铁条用来把枪头固定在枪杆上。由于枪杆中空,这些长枪的重量很少超过3千克,且有木球来配重,重心靠后,易于夹持掌控。全速冲锋的翼骑兵可以用手中的长枪将一个装甲的敌人刺穿,但通常长枪也会同时被反作用力所击碎。所以为了解决冲击的反作用力,欧洲骑兵的骑枪大都为一次性使用,冲击过后,刺中目标则会折断,大大降低了冲击分反作用力,使骑士不至于被反作用力贯下战马。骑枪折断之后,骑士则会抽出骑士剑、马刀、钉头锤等近战武器继续战斗或回到自己的侍从那里取得骑枪。但显然,这些短兵器不如骑枪这种长兵器更有效,更能保护自己。东方马上大枪而同样的,东方骑兵则走上了另一条道路,即弹性枪杆,并发展了相应的武艺。但这是建立在东西方的不同的马术基础之上的。西方马术必须至少以一手拉马缰,控制马行进的方向,而脚后跟则装上马刺,以马刺磕击马腹,使马感到疼痛而加速奔跑。所以由此西方马术基础上发展的枪术,为一手前臂套盾,并控制马缰,另一胳臂夹紧骑枪,用脚跟磕击马腹,使马加速后踏住马镫,用骑枪指向目标。而东方马术则可以纯粹以双腿控马,例如磕击哪边的马腹,马就向哪个方向行进,而双腿夹紧马腹,马就自然知道加速奔跑。因为东方马术纯用双腿控马,这样就可以双手持矛或者开弓放箭。如果说东方的马术是让马学习如何做,而西方的马术更多的是强制战马使其屈服,为其服务。但是东方马术到了近代已经逐渐失传,已经不再流行。反倒是西方马术大行其道,获得了发展。这里先不谈这两种马术的优劣。但是东方马术却可以使人双手解放出来,用于双手射箭,或双手握持长枪长矛。所以东方马上枪术是建立在马术不同的基础之上的。东方的双手持枪没有西方单臂夹持骑枪这种方式正面冲击力强,但是胜在变化繁多。东方的马上大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枪杆是用弹性材料制成的,其中最普遍使用的是白蜡杆,这样大枪在刺中目标后,由于枪杆的弹性形变会缓冲大部分反作用力,从而能够使骑手承受,不至于被摔落马下。在正面冲击中,长枪一旦命中目标,骑士会后手压,利用腰劲前手向上提拉,如此枪杆则会向上拱起弯曲,使巨大的冲击力得到缓冲,枪杆形成一个拱形,并利用这种弹性枪杆的弯曲积蓄的能量,把目标向上挑起。所以,我们看评书中总是称:“某某将敌将挑落马下”,而实际上是刺中的敌人。但弹性枪杆又带来了枪头震颤不定,无法捉摸枪头方向,不能准确刺击的问题。因为枪杆是弹性的,枪过长而枪身必然发生自然弯曲,就是塌腰,这个时候枪头是颤巍巍的向斜下方垂着,这样在刺击时,根本无法精准的控制枪头的落点,你想刺中目标,枪头不会如手使指一样按照你的意愿刺中目标,而是处于一种不可控状态,可能偏上可能偏下也可能偏左偏右。用拦拿手法,将枪头摇动起来,使枪身充满能量,这样就可以在动态中预估枪头的落点,利用枪杆弯曲所带来的能量碰击敌人兵器。这样就变静态之不可控为动态可控。所以马上大枪术又发展出东方马上大枪所特有的技术——拦拿扎。所谓拦拿,即使枪头向左或向右摆动,拦拿住敌人的兵器。所谓扎,即为刺。拦拿扎是三个枪法。每个枪法可以单独使用,如拦枪、拿枪、扎枪。也可以两个或三个自由组合使用,拦拿枪、拦扎枪、拿扎枪和拦拿扎枪等。拦拿枪的练法是腰、臂和腕等劲力,作用于持枪的三个点上(即右肋下的把端,紧贴腹部的横杆和左手握杆处),形成的一股合力,使劲力贯通整枪,控制枪头摆动方向。拦枪的练法是:右手握把、臂内旋,使手腕向下转动;左手空握杆,当杆在手中转动时,手指向左弧线提拉。两手使杆贴在腹部转动,腹部聚气顶住枪杆,枪尖即向左划弧线。要点是:右手要紧握把,然后,右臂的旋拧,左手的提拉,杆压腹部和腹部的聚气,都要同时,短促、有力。拿枪的方法和拦枪基本相同,唯右手向上翻,左手掌向右弧线按压。如此,即可控制弹性枪杆,使枪头向左向右摆动。   拦拿扎则是攻防一体的枪术,通过控制弹性枪杆弯曲,使枪头如意左右摆动,以拦拿敌人兵器,磕碰敌兵器,使敌人兵器让开门户或者破坏敌人兵器的进攻轨迹,然后刺杀敌人。攻时,因为枪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弯曲,所以在对手格挡住枪头的刺击以后,手腕翻转,枪头会以较快的速度画出弧线,也就是枪头在对手的格挡物上格一下,转变方向继续向前完成刺击的动作,令对手防不甚防。而防御时,枪杆抵挡过程中,适当的弯曲又会卸掉一部分劲力。东西方骑枪相比,虽然中国的马上大枪更加灵活,在一次战斗中可以重复使用,所以战斗力要比西方骑枪更强。但是显然西方骑枪操作更加简单,更适合大规模的培训。而东方骑枪依赖于马术,与东方双腿控马术相辅相成,而大枪术也不可能在几个月内速成,大枪术悟性高者在名师指导下也需要三五年功夫的苦练才可能实战。而且,即使即使是看起来最简单的枪杆其中也大有说道。比如最常见的枪杆材料白蜡杆,现在的杆子大都是当柴火种的,一两年成型,像淘宝上卖的杆子一个人就能弯成U型,如此的杆子过软,不能蓄力。真正能做大枪的杆子得十年成型。种白蜡杆的日光朝向、间距、土壤、水分均有要求,为了避免杆子长的太快,其内部组织疏松,杆子需要把枝枝杈杈全部打掉,只留主干笔直向上生长。为了使杆子不能长得太快,而导致内部组织疏松,所以顶端少量叶子。并且得时时除虫,避免虫蛀留疤。如此十余年后,杆子只去掉树皮,稍微经过表面平整即为大杆子,不能用刀斧去削,这样会破坏杆子的内部木纹结构,引起杆子的强度下降,这样经过一系列工序之后,杆子尾端鸭蛋粗,顶端鸭蛋黄粗细。如此装上枪头就成了大枪。如此的好杆子,即使一切如法,千八百根杆子里也就挑出几十根合格的,而这几十根根合格的杆子中,适合自己的往往也就七八根而已。因为杆子因为其中内部纹路不同,粗细不同等各种原因,每根杆子的固有摆动频率是不同的。所以每杆枪到了手里,是要训枪的。虽然称之为训枪,实际上是人来适合大枪的固有摆动频率,适应了这种固有摆动频率力度,可以把拦拿形成的颤动摆动和出枪扎的动作完美结合起来,增加了出枪的力度,事半功倍。但是如果不适应这种固有摆动频率,那么出枪时,其固有的摆动频率力度反倒会干扰出枪力度,事倍功半。如此算来,仅仅是一根简单的杆子也是千里挑一的,而平日训练,战时出战,怎么也需要置办下三五根杆子备用,如此的基数,哪怕是大白菜,恐怕也变成了鲍鱼价了。再加上需要训练骑术,达到人马合一,可用双脚控制战马行进,加上盔甲鞍配副武器弓箭等一系列装具的置办,还需要家中有相应的大枪术传承,这不是一般人家可以承受的。所以中国的大枪术虽然威力甚大,但是不是一般人可以训练的,哪怕是一般富贵人家也不成,所以马上大枪术最盛行的时候,正是以武艺传家货与帝王的武勋世家盛行之时。而自从元明之后,中原汉族武勋世家逐渐凋零,大枪术也就此渐渐失传。马上大枪术也成为历史的绝唱。到了元明清时期,民间武师对马上大枪术稍加修改,将杆子改小改细,以便于步战使用,由战场杀伐之枪沦落为游场较艺江湖搏杀之枪。步战用枪论步战用枪枪之软硬前面讲过我国骑兵用枪使用弹性枪杆,但是元明清后,由于朝廷限制民间马匹,民间武勋世家的消失等种种原因,所以马上大枪变短变小,变马上大枪为小花枪,以便于步战使用,但是步战中弹性枪杆的问题多多。步战用枪虽然也有反作用力,但还没有人马一体的巨大冲击力,所以还不至于必须弹性枪杆缓冲,但弹性枪杆却带来了太多的问题。首先是反应不够及时,因为在敌人攻击你时,你需要比敌人更快的反应,更短的路径才能及时把敌人刺向你的兵器拨打开来,但是弹性杆使这种拦截拨打有一个时间延迟,例如当你右拨打时,因为枪杆是弹性的的,枪头不会马上听从你的指令把敌人武器拨打开来,而是会有一个延迟,会慢一线,而这一线功夫足以决定生死。这样在搏杀中几乎是致命的。当然,可以使枪杆提前受力使枪杆震颤形变蓄力,但是这需要耗费更大体力。而且运动这种弹性枪杆的枪,拨打对手兵器需要一个预判过程,这样一种技巧,非得大量训练才可能达到。这对于一个几个月前还在田地里拿锄头的农民,临时塞给他一把枪就上战场的士兵,如何能够保证他们有效地运用他们的武器???其次,弹性枪杆有一个问题就是塌腰点头,例如我国最常见的弹性枪杆白蜡杆,当枪长2米时还好,塌腰现象不明显,但是当枪杆长达4米、5米甚至7米时,塌腰现象就很严重了,枪身塌腰带来的问题是枪头点头并震颤,无法精准的控制枪头的落点。而要想不塌腰,那么就得加粗枪杆,但是过粗的枪杆无法手握,而且重量太大,单兵徒步无法负担。而对于这种情况,解决办法还是跟骑枪的一样,摇动枪身,利用拦拿手法使枪头的静态不可控状态变为动态可控状态。可如此又带来了新的问题,一是人的体力,要想使枪身随时保持能量,马战中有马力可借,而且骑马刺杀冲锋总是一回合一回合的,不须持久。但在步战中,使枪身保持能量,必然消耗体力,而且步战中往往持久作战。这是人体力所不能承受的。二是训练难易程度,人称月棍年刀一辈子枪,这个枪就是指的就是我国传统大枪术,其必须保证每天练习一段时间,才能保持住对杆子掌握的状态。而一旦停顿一段时间,技艺就生疏。而如果枪换成硬性枪杆,其训练难易程度大为下降,掌握枪法之正确理论,以一般人的悟性,一般人的吃苦程度,仅需要数个月,即可掌握,足以上阵杀敌。大量的训练不是临时征召的农兵所能达到的。所以在我国民间又有了这么这种折中的办法,即把枪杆上下摇动,使整个枪身在一个垂直的平面内呈上下波浪状前行,同时辅以脚步,如此枪头上下摆动前进,以刺击敌人。这种算是拦拿扎枪法的一种步战用简化速成版,主要用于5米以上的超长软枪。本来我已经认为这种技术已经失传,但是前两年看到一个电视节目,里面还有这种枪法。(地址:h t t p://v.youku.com/v_show/id_XMjE5MDM5Mzg4.html?f=5322878,看时去掉空格,功夫印象第五集,从13.30看起)所以以个人看法,在步战中是是不适用弹性枪柄的小花枪的。发展于马上大枪术的小花枪,其抖动枪花不过惑人耳目而已,实战意义有限。非但如此,其枪法许多步战枪法也完全沿袭马战模式,例如传统的许多步战枪法里,均有扎马刺枪的大量训练,这实际上就是沿袭马战的一种训练方式,唐宋时代的中原,即使是武勋世家也不是战马满圈,尤其是好马也不是予取予求的,所以往往辅以大量的地面训练,比如李靖兵法书就说,在营地中设置木质鞍马,使士兵平日在此练习上下马。而扎马就是模拟坐在马上的动作,在地面上进行了大量的扎马拦拿扎,这样以后骑上战马就可轻车熟路的进行马上拦拿扎,格挡与刺击了。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元明清,由于历史社会环境的不同,民间武师已经很难接触战马了,但是还是固执的沿袭先人的练习方式,扎马在原地不断的拦拿扎,请问哪个敌人会傻到凑上前去,让你施展原地扎马拦拿扎呢?所以要想刺中敌人,则必须移动脚步,只有在移动中刺杀,才能伤害敌人。而密集的枪阵则主要是防御性的,依靠密集的矛墙阻止敌人靠近,阻挡敌骑兵的正面冲击。而要想使用长枪冲锋,必然排列成较为松散的阵列,一排排的冲击,在跑动中刺杀敌人。反观元明清史,我中原汉族一直没有太好的枪阵战绩,恐怕也说明了一些问题。而现代武术界很有些片面强调“枪身要软,有弹性,不可硬”,这是有失偏颇的。明朝吴殳的《手臂录》,记载的六家枪法,其中四家用的硬枪杆。当然,也有两家用软枪杆。除了沙家枪用经过处理的竹子做枪杆外,其中杨家枪也是因为长度过长才软。而今人大都以软枪圈枪拦拿为能。当然,从弘扬我中华传统武术,为传统武术延续传承这个角度出发自然不错,而且软枪更具有观赏性,以及显示技巧,在演练、游场较艺中,一枪出去,枪身震颤,枪头如花,潇洒漂亮且显功力,自然比直来直去的硬干的要好看的多,而且在软枪上,还有很多理论上的发展,如内家枪法的崛起。但从实战角度,尤其从冷兵器战争角度出发,个人认为还是有待于商榷的。而硬枪也分为不软不硬与十二分硬枪,不软不硬之枪用于拦拿与游场较艺,而十二分硬枪则用于训练戳刺,以洞墙透壁。吴殳所推崇的硬枪实际上基本上是不软不硬,如太硬,则不便于拦拿。一般说来,枪杆软硬与武者的个人技艺风格相关,一般说来需要枪腰硬,而枪头枪胸部位还是会在拦拿手法下产生弹性形变抖成枪花,以便于圈枪拦拿,拦拿对手兵器。在枪材选择上,明代程冲斗的《长枪法选》中有“其木色有稠木、有檀木、有检栗木,皆大木取小劈刨而成,多不坚牢易断。必选生成者为上,有檕条木,有牛筋木(赤者为佳,白者次),有茶条木,有米枯木(有名乌檕),有拓条木,有白蜡条木(有名水黄荆)。”又如吴殳《手臂录》中“枪材,以徽州牛筋木者为上,剑脊木次之,红棱劲而直,且易碎。白蜡软,棍材也。”。牛筋木里面的白牛筋就是糙叶木,红牛筋就是现在蔷薇科的牛筋木,这些木材弯曲能量比都在0.60左右,极限强度680-1300之间,弹性都超过130,表面硬度不会超过850。而这里弯曲能量比这个数值是最重要的,弯曲能量比过低,整支枪就会不易产生弹性形变,拦拿不易,但弯曲能量比过高,刺枪时枪头就会颤动,无法精准命中目标,例如沙家枪所选竹材就是如此。但以个人的看法,枪材还应该硬一些,以便于实现直线的“拨”,而不是传统的弧线“拦”“拿”手法。这里将引入台湾八极拳协会理事长王志财所著的《大枪训练程序和训练方法》的关于对《手臂录》中诸家枪法的表格,以便于读者寻找说明枪杆软硬、长度以及技术特色之间的联系,而这些枪法在流传中或湮灭于历史长河中,或后人做了一些改动变化,今天之枪法或失传,或与明代枪法迥异,但是这里仅是论及枪器特性以及技术特色之间的关系。各枪法流派枪器特性差异比较流派    枪器材质   枪器长度   枪器硬度   枪器重量       技术特色石家       木质         九尺七寸      坚硬      五至十斤      两腕封闭、臂身足以助腕沙家       竹材       丈八至二丈四    竹材本软      轻于五斤      用在两足,以足进退击刺杨家       木质       丈四至丈六      身长稍软    八至十斤以上    兼取以上两家长短之法峨眉       木质         九尺七寸      坚硬         五至十斤         与石家同马家       木质       短于九尺七寸       硬       小于五至十斤   枪棍混杂少林       木质       短于九尺七寸       硬       小于五至十斤   几近棍法论步战用枪的基本枪法步战枪与马上作战不同。马上作战可借马力冲击,而步战用枪无马力可借,前进后退均需人双腿实现。细数十八般兵器,排除远射之弓弩,能胜人者不过枪棍刀剑,而枪为百兵之王,自有其道理。枪因为长度关系,只要守住一面,即可立于不败之地,正所谓“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枪法之道,实际上很简单,不过一“本”,一“法”,两“”术而已。所谓枪法一“本”,就是枪法的根本,就是根劲儿。何为根??何为根劲儿???所谓根,就是身体躯干,所谓根劲儿,就是利用身体躯干的力量运枪,运枪不是靠胳膊,而是靠整个身体躯干的力量来运枪,而在许多枪法中,又往往强调身体躯干中最为明显的腹部力量即所谓丹田力,就是下腹部所产生的力量来运枪,所谓“枪是缠腰锁”,即枪根不离腰畔,以借根劲。除了下腹部,腰胯,后背,两膀,甚至大腿都要参与发力。人身体中的力量实际上很大,但是由于身体结构等多方面原因限制,其力量输出往往极为有限。我们假设身体的力量为100,如果只使用手臂驱动枪前刺,那么参与做功的肌肉占身体所有肌肉只有20%,那么100×20%=20,也就是说输出的只有20的力量。而同样一个身体较为瘦弱之人,由于身体瘦弱,其力量只有80,但是其掌握了根劲儿,可以调动身体更多的肌肉参与做功,丹田、腰胯、肩背、手臂都参与做功,那么其输出力量占身体总量的50%,那么就是80×50%=40。当然,这里仅仅是举个例子,里面的数据仅仅是为了说明道理而举,而不是精确的量化研究数据。但是这个简陋的例子也可说明,掌握了根劲儿,掌握了正确的发力方法,完全可以使一个较为瘦弱的人发出比身体强壮人更大的爆发力来。所谓一“法”,就是“守中”的理念。而二“术”,不过一“拨”,一“刺”(旧时也称“戳”)而已。守中就是要把枪端平,枪尖可略微斜向上,但不应高过对手的咽喉部位,以屏蔽笼罩全身,即所谓的中平枪起手,从对手角度看,中平枪占据了你的身体正中一点,从两侧,或从下方进攻,中平枪利用根劲儿发动,一“拨”,即可破坏你的进攻,而如果拨刺一体的话,那么小命堪忧。而从持枪者一方看,端好中平枪,即守住了“中”,而对手只要从正面过来,无论正中,还是左右上下,你只要用好根劲儿,双臂一拧不过一扎的距离(大拇指与食指尽力张开的距离,大约10-15厘米),而枪头横摆一尺,迅猛急速,无可抵挡,上挑、下劈、左拦、右拿,再配合各个斜上斜下方向,形成一个米字轨迹即可屏护全身。而敌直线进攻你需要轨迹长,甚至需要身步前行配合,虽然占据先手优势,但是进攻轨迹长,借助根劲儿不易,容易被以横破直。而你借助根劲儿发动枪头运行轨迹短,力量大,后发先至,以大力胜小力,优劣立辨。而攻击时唯有中间一点最快、最近、最透、最省力,在对方看来只有一个点,而且这个点的具体落点无法捉摸,运枪直线扎出,是前后的轨迹,但枪尖扎向对方的哪一个部位,变化则较难估测。刺具体可分原地戳刺,与身足前行刺击。原地戳刺每一刺,也是需要正确发力,以便于借助马步变弓步,借助后腿蹬,腰胯肩背,直达两臂形成全身发力,如此才能迅猛大力,无法抵御。而身足前行刺击,则是以两脚快速移动,以身体带动长枪在快速运动中刺杀敌人。后者主要在长枪、超长枪中运用较多。而对于超出人体身高3倍以上的长枪、超长枪,其手臂推枪送枪的那么距离已经微不足道。所以对于这种长枪、超长枪来说,其运用刺击的方法要么固守阵中以防御,要么是利用身步前行,甚至奔跑中所产生的身体位移,带动长枪刺中目标。例如瑞士雇佣军的长枪用法就是如此,我国许多长枪超长枪,即所谓的“竿子”,大都强调的身步前行刺枪也是如此。而这里之所以谈“拨”,而不是“革”,则是因为个人对步战用枪的软硬枪的看法,旧时所称“革”法,实际上是传统的圈枪拦拿之法,分为封、闭、劈、拦、高提、低提、砑、大封、勾、反闭等法。但其中以“封”、“闭”最为基础重要,只要熟练“封”、“闭”之法,其它的技巧 就很容易能够掌握了。以枪头画出各种形状轨迹(详见吴殳手臂录之鸟迹图)以便于拦拿对手大枪。这恐怕还是马上大枪所演化。但如果枪硬则直接用拨,以中平枪为势,无论上下左右,只要运足根劲儿一“拨”,以大力破花俏,以“直线”破“弧线”,以“简单”破“复杂”,优劣立现。所以,个人提出,所谓枪法,不过所谓一本——“根劲”,一“法”——“守中”。而二术——一“拨”,一“刺”而已。如此足以防守一个方向的来敌。旧时所谓“中平枪,枪中王,中央一点最难防”。所以中平枪乃枪势之母。枪主防御,利用枪比其他兵器长的优势进行防御,而学会了利用根劲儿运枪,掌握了“守中”法则,熟练了“拨”、“刺”两术,即可防护一个方向的敌人进攻,足以上阵杀敌。如果对手要想破你的枪势,要么力量实在远大于你;要么就是绕过了你的枪头,而你后退就不及时;要么兵器长过你。如果对手力量大于你,对手拨打你的兵器,一下就将你的枪荡开,你的空门大开,只有让人长驱直入,那么就是差在了功夫上。如果对手身体绕过你的枪头,一旦过了枪头,你的枪杀伤力将变得极为有限,所以要么加速后退拉开距离,要么举枪,调转枪尾,凿击敌人。所以,步战用枪与马上用枪不同,马上用枪可以尽杆而握,因为马上用枪不存在对手绕过枪头近身的情况发生,而尽杆而握,可以使枪探出的更长,杀伤距离更远,而且没有后面枪尾的限制也不至于碍手碍脚。但步战不同,往往存在对手绕过枪头近身的情况,所以枪尾需留出二三尺,用于应付这种情况以救急。一般说来适合游场较艺江湖搏杀等单打独斗之枪,枪长一般在两倍身高之内,以便于灵活运枪,枪越短,劲力就越容易直贯枪尖,力量传递到枪尖损失就小,“拨”的力道就越大,防御就越稳固。同时为了以一敌多,又有枪用棍法只说,即江湖搏杀之枪术往往不能拘泥于单纯的枪法,而是要融会棍法中的横扫、劈打等棍法,以点控面,以一敌多。同样又有棍用枪法之说,即用棍端像枪术一样刺拨,由于棍的断面面积小,一旦刺中,其伤害甚至比棍梢扫中更大,而棍用枪法,也足以守住一个方向。所以有“棍用枪法,枪用棍法”之说。但枪如要用棍法,必然枪长在两倍身高,甚至更短,因为只有如此,才能运枪便易,可以灵活运用枪梢鞭打,且有足够力道。所以个人把枪长两倍身高之内的短枪称之为格斗用枪,可用于游场较艺、江湖搏杀。而超出两倍身高之枪,则称之为战阵用枪。而吴殳的《手臂录》、《无隐录》,实际上是从游场较艺用枪角度出发,其中许多理念并不适合战阵,例如其以短枪峨嵋为上,而短枪适合于不排成阵列的格斗,而不适合战阵。而其排斥棍法,显然也将江湖搏杀排除在外,因为在江湖搏杀与游场较艺又有不同,游场较艺往往单对单,这样枪手只需要防护一个方向敌人即可。而江湖搏杀往往面临一对多的状况,这个时候,就需要大面积杀伤的棍法,配以灵活脚步,防护自己的侧后方向。而枪法虽然防御绵密,攻击琢磨不定,但只适合以多对一,单对单的状况,而从吴殳的经历所看,其经验也是来自于平日训练以及游场较艺,而非来自于更适合江湖搏杀的少林寺,也不是来自于军旅,其所喜枪法从技术特点来说也适合游场较艺。论战阵用枪步战用枪细分起来,又分为战阵用枪、游场较艺用枪。游场较艺之枪的相关内容已经暗含在步战用枪的基本用法中。所以这里专讲战场上的战阵用枪。战阵用枪与马上作战不同。马上作战可用马力冲击,但是战阵用枪则是需要保持阵型的完整,战阵用枪不像游场较艺那样,可前后左右腾挪自如。而是除了前面的敌人,左右后面都是战友,而且排列密集,腾挪之地不过一步,有进无退,左右腾闪不得,而前进也不过一步而已,否则脱离己方阵列太远,只会被数量优势的敌人包夹格杀。超过人体两倍,甚至超过人体三倍以上的长枪或超长枪,其运枪不易,且劲力不能直达枪尖,虽然游场较艺运用不易,但在战阵所用极多,即长枪手身处战阵之中,后方左右均有战友其只需要防护自己正面的狭小正面即可,而即使敌人在这种狭小的正面也能突破枪头的防御,后方第二排战士从前方战友的间隙出枪,第三排战士需要把枪举至头顶,从前方战友头顶出枪,形成的第二第三道矛墙防线,如此形成数层绵密的矛墙,如果敌人再靠近,那么就弃枪持刀进行近战。枪阵之中,往往第一排或头三排战士着甲,例如瑞士枪阵。西方古典长枪兵往往配备盾牌,以防御弓弩等远程兵器。枪阵中头三排以及两侧最后一排均为技艺高强,最为勇敢的战士,而较弱的或意志不够坚定的战士则在中间,如此,把弱兵裹挟其内,强兵保持阵型于外,加强阵型的稳定,防止战阵崩溃。战阵之枪法战阵用枪枪法讲究一劈、一掀、一刺。战阵用枪左右均不得闪避,尤其不能后退,前进也不过一步,大大限定了其行动。但枪阵却弥补了单人用枪的几乎所有劣势,例如侧后方向的顾虑,例如敌人绕过枪头的顾虑,所以战阵用枪其枪要长,枪越长就越容易先刺击对手。因为战阵相互裹夹,难以自由移动,无法左右后退躲避对手,而且需要考虑到士兵的士气问题,因为战争之中的士兵并不都是置生死于度外的职业兵。战争用枪戳刺要迅猛,格挡坚决,来不得半点花巧。吴殳《手臂录》中“平日能洞墙壁,则破甲矣,而游场忌之,谓为弃枪孤注。 ”可见游场较艺与战阵枪法之不同,游场较艺枪势轻易不能用老,枪势老则易被对手所乘,而战阵戳刺枪唯恐不坚决,唯恐力不大,少花俏,而重配合。但是格挡中左右均有战友,左右拨打,只会使敌枪刺中左右战友。所以格挡之法为重视“劈”、“掀”,劈从上往下,拍打敌枪入土,一掀从下至上,使敌枪挑起。如此一劈一掀是适用于战阵的格挡枪法,战阵遇敌,先是劈打、掀起敌方长枪,配合一刺往往战无不胜。日本相关兵法书中也有枪阵相接时,先进行劈打,如此可打击敌人士气的说法。战阵用枪与游场较艺用枪不同,因为后方是你自己的战友,战阵中你把枪举过头顶用枪围砸近身敌人也不容易。你留一段枪杆反倒是碍事,反倒会因为刺中敌人的反作用力,向后戳,伤害身后的战友,所以也不留尾。比如百度百科里面马其顿的方阵的长枪兵图片,后部是一个木球,除了平衡重心以外,就是防止刺中敌人后,由于反作用力脱手,刺伤后方的战友,所以,目前网上一些马其顿战士的想象图中带刺的铜锤恐怕是有问题的(铜锤倒是有可能,关键是不能有尖锐的刺,否则容易伤害身后的战友)。理想的战阵用枪,应尽可能的长,但是过长的枪,又会带来塌腰,枪头落点无法控制等问题。如果加粗枪杆直径,又带来无法牢固把握,整枪过重的问题。而人的体力力量也限制了枪的长短。所以,以古代所能弄到的木质、竹质等枪材来看,一般战阵用枪为2-3倍身高以内,也就是3.2-4.8米。据传说马其顿长枪阵有7米超长枪,但是据说是使用的山毛榉,而且需要压在前方战士的肩膀之上的。由于枪杆足够长,所以往往没有防止滴血的枪樱与锦带,这也是为了避免密集阵列之中的长枪之间的枪樱锦带相互缠绕纠结。为了调节枪身重心,枪杆一般后粗前细,枪头不会太重。当然也有枪杆前后一般粗的,这会导致整枪重心靠前,属于不平衡枪,这就需要特殊的握枪法,比如瑞士雇佣军的持枪法,类似于我国的阴手枪,即前手虎口在下托着枪,这样前手就形成了一个支点,而后手压住枪尾部,如此形成平衡。论刺枪术刺刀枪可谓是枪矛的最后之绝唱。实际上刺刀枪同样适用于步战用枪的基本原理——“守中”、一“拨”一“刺”。由于其长度大都在1.5~1.85米之间(这里仅仅以一二战弹仓式栓动步枪为例,例如日本三八式步枪)。远低于长枪长度,但也更好控制,其刺刀尖端所传递的力量更大。因为火器的发展,使集中在一起阵列只会成为对手的活靶,所以刺刀战中往往是单打独斗,但相对敌人也往往是刺刀枪或者大刀,所以掌握了枪法精髓,其一人也足以抵挡一个方向敌人的进攻。与古代枪矛同理,其刺枪术虽然在正面很强,但侧后方向同样有顾虑,所以三五个人组合为战斗小组,相互掩护侧翼后背,其也足以在战斗中形成优势。也可利用枪术只能防御一面的特点,形成2打1,3打1的局面。例如在正面利用一人吸引骗刺,而侧面则有战士利用敌人出枪后,枪势已老的时候,发动突刺。笔者看过一些刺枪术的训练小册子,讲解刺枪术大都局限于枪法表面,即“拨”“刺”上,最多夹杂一些枪托击(可看作是调转枪尾凿击(海底竖桅杆)的变种,因为枪法凿击由于枪所处位置以及枪太长往往是像头上举,向下凿击,就像从海底突然竖起一根桅杆一样,而刺刀枪则是可以横摆枪身将枪托递出),虽然大都都暗合“守中”原理,可明确提出“守中”概念的却少。而且刺枪术中很少有提及用躯体整劲儿驱动的概念,像一些老八路总是提到小日本虽然个子矮,但是营养好,力量足,其拨枪力度大,一拨即把枪拨开,很难迅速复位(即传统所谓空门大开)守中,只要前突刺击,往往伤亡。个人以为,这不一定就是日本兵单纯的营养足力量大所致。而是日本兵在训练中,掌握了如何运用根劲儿驱枪,我国传统武术实际上很早就掌握了这一原理,但由于传承、门户之见等种种原因,导致不能推广,广泛的传播,以至于我们在战争中承受了更大的伤亡,岂不可叹!!!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古今兵器技法之枪矛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