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启棍击法精要
“出棍就打,见棍就使招”是天启棍家所崇尚的战略思想。主张临敌时“动在他人前,他欲动,我先动,他若动,我紧动”。棍手遇敌要神足气锐,以勇为先,敢于碰硬摧坚,在精神胆气上慑服对方。但不尚以力相拼的死打硬碰,注重在自身功力的基础上善于相机应变,以巧击敌,以奇致胜。在战术击法上讲究以下法则。一、换手调把 因敌易势
换手调把,两头交打,因敌易势,连打连击是天启棍突出的技击法则。
两相交棍,我变敌变,敌变我变。兵贵神变,要争主动就得审形度势,“因敌而用变”(《阵记》)。兵贵神速,尤贵机先,若先敌而变,就能“进止战守由于我”(《兵经百篇》)。
换手调把能使棍法按攻守变化的需要而随心所欲的变化,招势相机而不断翻新,梢把因敌而变幻无常,招接势连,棍点如雨。形成梢击把打,持重待机,以快打慢的主动局面。这要求换手掉把动作要在敌我互变的快速运动中完成,而且要作得快捷、隐蔽、准确、巧妙,使彼难察难防,产生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效果。
换手变招、调把易势是天启棍能快速应变、连击连打的战法赖以发挥的重要前提。因为它能使棍法在前势将尽的瞬间,借其余力、惯性,再顺势加力,突然改变梢把方位,使旧更新,并复生新力。表现出劲道的变化前启后承,招势的转换互为因借,招断势连,势断力存的特点。在不断变化的敌我情势中不断应机而变,新招新势如无中生有般的层出不穷,忽梢忽把,两头交劈,忽长忽短,梢把齐发,克敌于防不胜防。
二、长出远击抡打一片
棍,属长兵。长直细圆,无刃无刺是它的形制特点,所以棍体处处均可用来防守进攻。长,又是它的优势。长出远击、抡打一片既是它固有的击打规律,也是这种优势的能动发挥。
俗言“扎枪、劈刀、搂钩、抡棍”,是指不同的兵械各有其主要的技击方法。棍术多抡,天启尤重“抡子”,其十六法(抡劈扫挂、云挑撩绞、扳砸纽扣、穿崩点戳)以抡为首。抡既是一种棍法,又是其它棍法的一种表现形式。抡时棍走圆形,乍看运动路线长,貌似迟缓,实则抡中含法,圆中隐直,出招用势,如弧似矢。如:基本棍法十四“风火双轮”动作:彼攻我侧下,我体侧立抡,先挡挂来械,再顺势劈击彼手(图64、65),一论两法,直挂直劈,攻守体侧一面(片),但二者又连贯合一,浑然一体,以简约的“抡”表现出来。若直去直来,攻防势必脱节,失去战机,或彼乘空而入,势成被动。
要做到放长击远、抡打一片,除松肩活肘、伸腰展臂及步法上的闪腾挪外,还要严练“抡子”以求功力,使平抡如磨盘,平而沉稳:立抡如车轮,快而竖直;斜抡如刀剑,利削劲砍。而更重要的还是熟练各种棍法,这是根本。此外还要明了各种棍法与抡的体用关系,即棍法是基础、内容,抡时条件、形式,“法”通过“抡”来表现,“抡”依附于“法”而存在。所以不能为求“一大片”的效果,为抡而抡,结果抡而无法,形同划圈。只有在棍法娴熟的前提下,抡才能打出“一大片”的真正威力。显示出抡打一片,风声呼呼和棍为兵中之魁的气魄。
三、长兵短用 以短制长
两棍相搏,我长彼亦长,以长制长是谓斗技,以短制长是谓斗智。以长制短易,以短胜长难。因此,长棍短用,以短打长为棍家所重,舍近求远的长抡拙击为棍家所忌。
长是棍的优势,可有利必有弊。一旦对方突破法防圈,取巧而进,两棍胶着相靠,呼呼生风的大抡大劈就无以发挥,而小巧疾快的短打棍法反显出灵活机动的威力。如基本棍法十九“入海刺鳌”动作:趁彼中空,我缩身进前,潜入彼下,戳击彼足(图87),彼若迂回,我脚不移步,就势转身,再戳扎彼足(图88)表现出巧戳妙扎,棍中用枪(法)的击法。再如,基本棍法六“专诸刺僚”动作:跃步进前,两手握棍中段,梢把俱短,近身入怀,上扳下推(图32),扳防推打,有攻有防。这种梢把齐发,灵捷疾短的击法是大抡大劈棍法不足之处的补充和完善。所以说:长棍短用是棍的奇巧妙用,短打棍法是棍法中的精品妙法。
四、避实击虚 哄使虚趁
两人较棍,比勇比智,以力相拼为下,以巧相搏为上。天启棍讲究避实击虚,以实击虚,哄使虚趁,欺诱假骗的战法,不尚以力硬拼的死打死战之法。
在敌我运棍变势、移步换形时要善辩虚实,壁其锋锐,“乘彼旧力略过,新力未发而急进压杀”,这就是《孙子》所讲的“进而不可御者,冲其虚也”。如:基本棍法十“斧劈华山”动作:彼击我侧,我闪身趁虚斜入彼侧,并顺势借劲劈压彼械(图51),继而趁彼势断力过,我棍疾沿彼棍上滑,趁其不守挑击手臂、头项(图52)。
“兵重鬼道”,棍法运用强调“八闪幌”,即重欺诱假骗,哄闪虚幌之法。临敌时要主动调动对方,形成对己有利的态势,使彼进之不可,退之不能,我却哄使虚趁,攻其不守,击其无备。棍法中多佯输诈败,诱敌先发,欲进先退,惊左打右,诱上取下的战法。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制敌于莫测。
天启棍虽经历代棍家千锤百炼,然譬白玉之瑕,并非十全十美。拳无“神”拳,天启棍也非“神”棍。相同的法则要因时、因势灵活运用,并在反复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总结,方能成为一个高明的棍家。
页:
[1]